•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月满汴梁“饼”承新风 ​

——探寻开封中秋月饼里的传统与新生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中秋的脚步渐近,古城开封的街巷已浸润在月饼的甜香里。从北宋东京城“小饼如嚼月”的诗意到如今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月饼始终承载着开封人对团圆的期许。今年的汴梁月饼市场,一面是包装“瘦身”、价格亲民的简约新风,一面是老字号坚守百年的匠心传承,更有寻常人家灶台上蒸腾的手作温情,传统与新意在此交织成最动人的中秋图景。

商超新风  简装里的健康甜意

9月23日,记者走访我市各大商超发现,月饼展区被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货架上,素白纸盒、牛皮纸配棉绳捆扎的月饼占据了半壁江山,盒面仅以朱红印章印着“中秋”“团圆”等字样。“以前,月饼的包装盒很精美,但里面的月饼还没盒子重。”在一家大型超市,市民李女士拿着一盒标价68元的豆沙月饼说,“这种包装盒重量轻,月饼的分量实打实,6个月饼两斤重,自己吃划算。”

月饼货架上的价签清晰标注着市场的亲民底色:49.9元的散装组合、98元的家庭分享装、198元的顶配礼盒成为主流,200元以上的产品寥寥无几,曾经的“天价月饼”踪迹难寻。一名导购员一边帮顾客装袋一边说:“卖得最好的是128元的减糖月饼,每天能卖几十盒。现在,大家不图虚的,好吃、健康、不贵最重要。”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在简约包装的“外衣”下,月饼的“内在”正悄然升级,健康化、个性化成新亮点。减糖系列几乎成为所有品牌的“标配”,不少产品的外包装上印有“蔗糖含量减少40%”字样。这些月饼通过使用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代糖,兼顾了甜度与健康。在黄河大街一家大型超市,一名导购员拿着一款冰皮月饼介绍:“这款榴莲味的冰皮月饼用的是零卡糖,怕胖的年轻人特别喜欢,最近卖得特别好。” 

新口味的研发还巧妙地融合了本地特色与潮流元素。除了五仁、枣泥等经典口味的月饼,记者还发现了菊花、花生等新口味的月饼,这些月饼将本地特产与传统糕点工艺相结合。“没想到,居然还有菊花月饼,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家乡的味道。”开封姑娘王琳说,“这些月饼的包装简单、大方,口味富有本地特色,送人特别合适。”

老字号坚守 百年匠心续宋韵

在鼓楼新天地“老五福”门店,选购月饼的顾客络绎不绝。“每年中秋节前,我都来这里买五仁月饼,这味道从小吃到大,没变过。”72岁的周老先生一边排队等待结账,一边对记者说,“孩子们都在外地,每年都特意叮嘱我多买几盒月饼寄过去。” 

“中华老字号”“河南老字号”“开封老字号”,“老五福”的月饼制作坚守着18道古法技艺。在操作间里,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梁红军正展示“三蒸九揉”的功夫,面团在他手中反复揉搓,渐渐变得细腻光滑。“做月饼和做人一样,得有耐心。”梁红军一边说,一边将面团擀开。“千层开酥要折72下,少一下都出不来这云片似的口感。”他说,月饼馅料的制作更讲究,当季玫瑰要经百日窖藏成酱,山枣在霜降后摘取,青丝红丝用青梅和玫瑰花瓣手工制成。 

在“晋阳豫”门店,一名销售员介绍,“晋阳豫”是百年老字号,月饼以“软酥不腻”著称。“我们的五仁月饼沿用民国时期的配方,核桃仁、杏仁都是从新疆直采的,青丝红丝是用本地橘子皮制作的,很多老顾客就喜欢这个口味的月饼。”这名销售员说。说话间,一位市民拿着刚买的月饼转身离开,礼盒上“百年传承”几个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在北书店街“全美”糕点铺,月饼被黄油纸裹着,再用麻绳系成一串,外层包上红色的蜡纸。“青丝红丝是鲜橘子皮做的,冰糖要敲成小块,这才是老开封的味道。”该店店员一边说一边称重。 

从清末的一家家小作坊到如今的老字号集群,开封月饼的古法技艺从未断层,每一个月饼都是城市味觉记忆的延续。

家庭自制 手作温情传心意

“妈,我来揉馅!”9月24日,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市民李慧敏一家正在做月饼。案板上,低筋面粉、花生油、麦芽糖整齐地排列着,旁边放着提前炒好的五仁馅料,核桃仁、杏仁、芝麻的香气扑面而来。“每年中秋前都要做月饼,这是我家的规矩。”李慧敏的母亲一边擀皮一边说,“以前条件不好,用简单的馅料,现在生活好了,料更足了,味道也更好了。” 

家庭自制月饼的兴起,让团圆有了更具体的仪式感。“去年,孩子在外地读书,我把做好的月饼真空包装寄过去。他说,吃着家里的月饼,就像亲人都在身边一样。”李慧敏说,今年,回到开封工作的儿子也加入了做月饼的队伍。他们围在案板前,擀皮、包馅、压模……欢声笑语不断。“做月饼的过程比吃月饼还开心,一家人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团圆。”说着,李慧敏的儿子用模具在月饼上印出了“团圆”的字样。 

记者还发现,很多市民在网上分享自制月饼的视频。有的人用传统模具做出了五仁月饼,有的人尝试做冰皮月饼,还有的人将家人做月饼的过程拍成短片,配文“最香的月饼,永远在家的厨房里”。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分享,让自制月饼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为传递亲情与乡愁的载体。 

从商超的简约新风到老字号的匠心坚守,再到家庭厨房的温情手作,今年开封的中秋月饼市场,如同一幅层次丰富的画卷,绘就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美。从北宋宫廷的精致点心到如今的百姓滋味,开封月饼在时代变迁中始终坚守本真——包装可简,匠心不减;口味可新,温情不变。承载着千年文化与人间烟火的月饼在团圆时刻,将古城的中秋故事娓娓道来。(记者 李晨翀)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