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9月1日,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迈入全新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场行业变革不仅重新定义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技术门槛,而且将深刻影响消费者的购车选择和使用体验。适逢传统开学季,开封电动车市场在政策过渡期与消费旺季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
新国标正式实施,安全技术全面升级
9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国标替代了2018年版的旧标准。这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的要求。
据开封电动车商会会长李忠民向记者介绍,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提出了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规范要求,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对最高车速的限制: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且当车速超过这一限制时,电机必须自动切断动力输出。此举旨在从根本上降低因超速行驶导致的交通事故风险。
在消防安全方面,新国标对非金属材料提出更高要求,明确规定塑料使用总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同时对座椅、电池仓、装饰件等关键部位的材料阻燃性能作出严格规定,大幅提升车辆的防火安全等级。
针对市场上存在的非法改装现象,新国标强化了防篡改设计要求,要求控制器、蓄电池、充电器实行“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的互认协同机制,从技术层面杜绝私自改装空间。此外,新国标还创新性地引入了智能化要求,规定用于经营性用途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强制安装北斗定位模块,普通家用车则可由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安装。
值得注意的是,新国标在整车质量限制上也作出调整: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放宽至63kg,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需求。同时,新国标不再强制要求安装脚踏装置,改为根据车型实际需要设计和安装,并鼓励安装后视镜和转向灯,进一步提升行驶安全性。
市民购车意愿高涨,安全与便利并重考虑
随着新国标的正式实施和开学季的到来,开封电动自行车市场迎来一波购车热潮。9月7日上午,在我市大梁路电动自行车销售集中区域,多家品牌专卖店内人头攒动,现场试车、咨询、交易的消费者络绎不绝。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啥样,跟现在骑的电动自行车有啥不一样?”在大梁路一家电动车专卖店,市民李艳正在咨询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情况。她告诉记者,她现在骑的电动自行车已经购买3年多,最近正打算换一辆新的,“就怕买了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到时候麻烦”。
正在选购新车的六旬老人高勇也分享了他的看法:“我常用电动自行车接送孙子,最担心的就是速度太快不安全。听说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能自动限速,有更好的刹车系统,感觉放心多了。只要价格合理、性能选择多样,我愿意主动更换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
专卖店销售员王磊告诉记者:“这几天过来咨询的市民比较多,比较关心的是安全和速度的问题。虽然目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还没有在开封上市,但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肯定更加安全,特别是锂电电动自行车,以前会出现着火的情况,新规实施后,风险隐患会大大降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消费者抱着“赶末班车”的心态前来选购旧国标车型。市民郑女士的说法颇具代表性:“听说以后旧国标车就不让卖了,现在买的这款车熟悉性能、价格合适,担心再过段时间就买不到了。”
此外,也有部分市民对新国标中“25km/h限速”表示担忧。“25km/h的限速确实偏低,特别是对于通勤距离较远的上班族来说,可能会影响出行效率。”经常骑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宋先生说,“如果真能因此换来更安全的道路环境,我们愿意适应。”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新国标的实施需要消费者逐步适应和理解。“任何标准的升级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新国标的核心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长远来看,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全、更可靠的出行体验。”李忠民表示。
经销商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市场过渡期
面对新国标实施带来的市场变化,开封各家电动车经销商积极调整经营策略,灵活应对过渡期市场需求。根据政策规定,2025年8月31日前生产的旧国标车辆可继续销售至11月30日,这为经销商消化库存留下了缓冲期。
我市公园路上的一家品牌电动自行车专卖店销售负责人王先生表示:“最近销量明显上升,特别是开学季这段时间,很多家长选择现在购车。我们在加快库存消化,同时积极与厂家沟通新国标车的供货时间。”
在公园路另外一家品牌电动自行车门店的一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近期,咨询新国标政策和旧车‘以旧换新’的顾客明显增多。我们不仅为顾客提供优惠的‘以旧换新’服务,还会详细讲解新国标政策,帮助消费者作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记者采访中,我市多位电动车经销商表示,尽管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在安全性上有显著提升,但目前处于过渡期,旧国标车依然具有较高的市场吸引力。特别是开学季的传统购车高峰,进一步拉高了市场热度。一位经销商透露:“我们现在主打‘放心购车’和‘以旧换新’,帮助消费者平稳过渡到新标准时代。”
行业迎来全面升级,安全与技术成未来主线
新国标的实施,不仅意味着产品标准的升级,更预示着整个行业将迎来一场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从产品设计到使用管理,电动自行车行业正在构建全新的发展生态。
李忠民向记者分析道,从行业层面看,新国标抬高了技术门槛,淘汰部分不符合标准的小品牌、杂牌车,有利于市场资源向有实力、有技术的大企业集中。雅迪、爱玛等头部企业均表示,已提前布局技术研发与生产线改造,新国标实施对企业是挑战更是机遇。
在消费端,新国标通过提高产品安全标准,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新国标对防篡改、防火性能、充电安全等方面的严格要求,将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产品保障。”李忠民介绍说。此外,新国标引入的北斗定位功能,不仅有助于车辆防盗和管理,也为未来智慧交通建设奠定了基础。
新国标的实施,标志着电动自行车行业正式迈向以安全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消费者而言,这是迈向更安全出行的重要一步;对企业与经销商而言,这是转型升级的关键契机;对管理部门来说,这更是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未来,唯有政府、行业与消费者协同发力,方能共同构建更安全、更有序、更高效的城市出行新生态。(记者 李晨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