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正式落地,从2025年9月1日开始到2026年8月31日,消费者使用个人消费贷款进行特定消费时,可以享受财政贴息优惠。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了解到,这几家银行已根据上级行及监管部门安排迅速响应,采取具体执行措施,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分别给予贷款贴息;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为进一步强化财政和金融协同,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的信贷成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通过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贴息对象为居民在相关贷款经办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约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政策实施期为1年。支持范围既包括商品消费,也包括服务消费,符合我国居民目前消费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采访中,我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负责人均表示,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根据政策,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七大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据我市一家国有大行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关系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该政策落地将有效降低居民的借贷成本,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切实促进消费。他们在该项工作开展中会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简便工作流程,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将好事办好。
此外,我市金融监管部门相关人员表示,将积极督促贷款经办机构按照财政部规定和要求,做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测算、审核、申请工作;督促贷款经办机构建立健全内部问题核查和处理机制,动态跟踪贷款流向,加强资金用途管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资金合规和有效使用。(记者 张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