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景吸引游客的眼睛,大众用“来汴游”给古城文旅投票;当美食留住食客的胃,游客以“多品味”给开封美食点赞。
文旅出行六重点,“吃住行游购娱”吃当头。今年“五一”假期,687.72万人次国内游客纷至沓来,在古城开封开启了一场寻味之旅,我市餐饮服务业不仅有序服务游客的“三餐”,还在众多食客“按图索骥——打卡开封特色早餐美食点”中,在“网络搜索——品味‘一城双宴’特色餐饮店”时,在“按迹循踪——探寻灯火辉煌处的特色小吃”下,集中展现了过去一年全市餐饮提质行动取得的良好成效。
在顺河回族区的羊肉汤馆、牛肉汤店、包子铺内,操着外地口音的顾客明显增多;在该辖区的胡辣汤店、鸡血汤店前,停靠的外地牌照车辆占比不断增加。而在鼓楼区、龙亭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一家家“餐饮名店”“宋宴”“开封宴”等特色店内,来汴游客一边品尝各色美食、一边欣赏多彩的文艺表演、了解开封的美食文化,在满足口福、眼福之余,兴奋地搜索、讨论着下一餐的去处。
得益于去年我市开展的餐饮提质行动,全市100余家传统早餐店铺绘制了开封特色早餐地图,31家代表门店经过深度提升成为传统特色早餐品质提升中的领头羊,成为这个“五一”假期游客打卡的目的地;在2329家正餐门店中,50家正餐名店、22家彰显地方特色的“开封宴”主题餐厅及7家承载历史传承的“宋宴”文化餐厅脱颖而出,共同构建起游客体验开封美食文化的标杆矩阵,而鼓楼夜市、西司夜市和老河大夜市在此次餐饮提质行动中,从全市11家夜市、6个餐饮集聚区中依托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市民游客寻梦“古都文化”“市井烟火”和“青春记忆”的代名词。
美食满足了游客的味蕾,食客给予他们的是赞美。“据不完全统计,辖区内的特色早餐店客流量平均增幅在5%左右,营业额提升8%。”5月7日,顺河回族区商务局工作人员白海啸告诉记者,“商户介绍说,这个增量是在本地市民主动让出餐位、避免就餐环境过于拥挤的背景下统计的。”据了解,作为特色早餐地图中的优秀代表,这些被标注在地图上的传统特色早餐店服务质量也在提质行动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客流量和营业额的增加,在各“餐饮名店”“开封宴”主题餐厅以及夜市摊位上也得到了明显体现。多位就餐食客和多位店主表示,“开封不仅有美食,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烟火味。”“统一配备的餐具和装修一新的环境,外地游客也说咱这里的条件也不差。”
美食不仅给开封文旅添彩,而且为开封文旅强市奠定基础。而随着餐饮提质行动的进一步显效和商家之间的“学比赶帮超”,全市的餐饮服务品质水平正得到显著提升。据悉,今年“五一”假期,全市食品安全问题投诉举报较去年同期下降达28.6%。“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我市去年餐饮提质工作取得的较好成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科科长克航平分析说。
“‘五一’假期的大客流犹如一块试金石,验证我市餐饮提质工作取得的实际成效。”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田风表示,“今后,我们还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继续深化餐饮提质工作,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帮助餐饮企业提升菜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开封‘传统特色早餐’‘一城双宴’‘品牌夜市’等餐饮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安全、放心的餐饮服务环境。”(记者 汪元蒙 实习生 李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