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春满汴梁绿如画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草长莺飞,春满汴梁,又是一年最美四月天。

法桐大道绿树成荫,街头公园花团锦簇,口袋公园孩童嬉戏,城墙根下绿道蜿蜒……在生机勃勃的季节,开封城区绿化铺展出一幅绝美图景。

据统计,去冬今春,开封紧扣“提质、增彩、融合、共享”四大核心,以破难题、补短板、强文旅、惠民生为抓手,全域推进绿化提档升级,以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亮眼成绩,交出了一份群众可触可感的“绿色答卷”。

绿色基底更坚实

经过一年年的接续奋斗,如今开封国土绿化工作已完成量的积累,将重心放在推动绿化质量全面提升上。 

十三大街的违建拆除和法桐大道建设是提质增效的典范。6700余平方米的违建被拆除,一条贯通南北4.5公里的法桐大道展现在人们面前。法桐大道美化了城市环境,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同时,连霍高速公路开封西下站口周边的320余亩坑塘也得到了整治,治乱植绿,让昔日荒芜之地变成今日绿色景观。 

连霍高速龙亭站下站口绿意葱葱,废弃多年的停车场不见了,以全新的姿态拥抱市民和游客。盘活废弃场所,为城市增添了一条新的绿色动脉。 

4月9日,山东游客李丽娜表示,如今进出开封,满眼都是绿色,心情无比舒畅。 

绿化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共同发力。市城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园林绿化中心等多部门联动,共同发力,完成了安远门大道、城区北部两厢等重点区域的综合提升工程,通过全面植绿补绿、拆围增绿、增色添彩,打造了“绿量均衡、全域贯通”的旅游环境,让城市出入口通道和核心景区周边以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迎接八方宾朋。 

鼓楼区永宁王府遗址公园的建设破解了周边区域困局,这个集海绵理念、遗址文化于一体的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文化休闲的新去处,也让城市中心的绿色基底更加坚实;顺河回族区持续推进植物园建设,依托海绵化改造项目,全面提升汴京路、劳动路、重工路、滨河路等道路绿化水平,使城东片区整体城市形象焕然一新。绿化、美化之余,我市还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其中,让城市生态更有韧性。 

古城颜值再提升 

提质和增彩相辅相成,让城市颜值再提升。 

近年来,我市基本实现了进入城区“一眼绿”、旅游区域“一片绿”、放眼古城“一城绿”的风貌。在此基础上,我市积极推进彩化建设,选择新优植物品种,如紫叶李、金叶榆、火焰南天竹等彩叶苗木,搭配月季、蔷薇等花卉,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出彩”的景观效果。 

在主干道、城市入口等处,花墙、花廊、花海交相辉映,成为了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除了主干道和城市入口,我市还持续推进“有温度城市”建设。将艺术化城市家具植入游园绿地、公共空间,持续开展彩绘、墙绘、地绘等活动,让城市每一个角落都充满艺术气息。 

在道路端头、街区拐角等区域,运用“绣花镶草”手法,把不起眼的角落修饰一新,让城市景观更加精致、美观。 

绿色发展新路径 

在绿化工作中,我市注重将绿化与文旅、韧性城市建设及管养新业态进行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在宋都皇城旅游度假区、城区北部两厢等文旅核心区,将绿化提升与全域旅游紧密结合。在景区周边小微空间植入宋文化元素,设计文化主题绿道,多方位打造旅游“打卡点”。如今,这些区域已成功吸引游客争相前往,实现了“人在景中、城在绿中”的美好愿景。 

推行海绵绿地,提升城市韧性。在新建或改造的绿化项目上,我市均按照海绵化理念进行建设,新增透水铺装、打造雨水花园等举措让绿化景观与海绵功能充分融合,助推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绿化管养中,我市大胆创新,探索以绿养绿模式,在公园绿地建设中植入商业运营理念。如,禹王台区南薰苑二期,通过引入商业运营元素,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我市绿化管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绿色福利惠民生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市在绿化工作中始终坚持为民、共享理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拆墙透绿行动是共享惠民的有力抓手。通过3年的努力,我市基本实现了应拆尽拆的目标,激活了城市绿色存量,增加了城市绿量,更提升了城市的通透感和绿色厚度。如今,市民走在开封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景观。 

“目之所及,满眼绿意。”这是我市整治利用城市边角荒地等小微空间取得的实效。通过打造“最美街道”“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空间。这些小微空间内不仅完善了休憩座椅、健身器械等配套设施,也让群众实现了“开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美好愿望。 

城区东部植物园建设与东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联为一体;火车站广场绿化、南薰苑二期建设与魏都路道路绿化和游园联为一体;金明池由一个群众看不到、进不去的内湖通过栈道变成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在绿化融合上,我市下足功夫,让城市绿色片区更加美观、实用。 

绘就绿色新画卷 

绿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去冬今春,我市开展的“九大专项行动”不仅涵盖了旅游片区、旅游线路、公园绿地,更将绿化工作与市民生活紧密相连,让绿色成为城市最亮丽的底色。 

在旅游片区“绿化+”行动中,我市重点实施城区北部两厢61个绿化项目,让市民和游客真正感受到宋都皇城度假区的魅力。旅游线路“精品+”行动对“城市出入口—城门口—景区”旅游线路中的15条道路进行改造提升,打造“花路”,实现了“绿不断线、景不断链”。 

“公园+”行动和背街小巷“最美街道”行动给予群众最真切的“绿色福利”。我市通过新建提升南薰苑、枣园、朱雀苑等24个公园绿地,打造复兴坊、顺河坊、自力街、龙虎街等22条最美街道,让城区形成了“一街一景”的风貌。 

绿道建设“联网行动”让市民、游客有了更多的休闲去处。我市在龙亭湖、金明池、西北湖、城墙等处新建的8条绿道,让市民、游客有回归自然的惬意感。 

对67个绿地道路、广场街巷、社区小区等进行“绣花镶草”,打造出了2处花海、2处花廊、12处花墙、51处花境等景观节点,让市民沉浸式体验“在园中工作,在花中生活”。“绣花镶草”行动让我市的城市立面变得更加美观、更加精致。 

拆墙透绿“阳光行动”通过拆除龙亭北路、体育路、中国人寿等31处围墙围挡,进一步扩充了绿色共享空间,让市民更方便地享受绿色福利;对7个交通枢纽场站及周边进行绿化美化,交通枢纽场站“添花增绿行动”给来汴旅客留下了美好印象;小微绿地、苗木认养、认种、认捐,与校园联合开展的“双向奔赴、共建绿色家园”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爱绿护绿意识,更让市民积极参与到绿化工作中。 

三分种,七分养。我市在绿化养护管理中,推进实施“绿廊贯通工程”,新增立体绿化建设,持续打造五彩斑斓的绿化效果。同时,完善提升“智慧园林”管理平台系统,建立示范片区,提升养护科技含量,以科技赋能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守好城市根脉。 

无论是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还是徜徉在风景如画的公园里,市民们都能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和城市的温暖关怀。在开封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绿色已成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记者 刘延超)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