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热议·网络安全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核心提示

9月9日至15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通过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助力全社会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提升防护技能。随着时代发展,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对于网络安全,对于如何做好新时代网络安全工作,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点。

共筑安全防线共绘美好画卷

9月9日,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封市活动开幕式在杞县举行。本次活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奋力推进我市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活动现场设置了网络安全知识展区、互动体验展区、网络安全儿童画作品展、非遗文化展区和网络安全主题文艺演出,欢快的快板、精彩的豫剧……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网络安全呈现在群众身边。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眼下全国范围内都在统一开展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很有必要、意义重大,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四有好网民”,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夯实网络强国根基。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网络时代几乎人人都离不开网络,从网上购物到社交聊天,从信息检索到外出导航,从网上课堂到视频会议,从直播带货到刷脸支付……可以说,互联网的身影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也因互联网变得更加便捷。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也日益凸显,网络“骗捐”“诈捐”事件层出不穷,各种暴力、色情、谣言、虚假新闻等不良信息屡禁不止,一些“键盘侠”和“网络水军”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黑客攻击互联网……这些都严重破坏了网络空间的正常秩序,给社会增添了不安定因素,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网络无边,安全有界,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责任重大。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要法律、《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战略规划、《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在内,具有完整“四梁八柱”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网络安全防线不断筑牢,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我们看到,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开创网络安全工作新局面。每一位市民要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践行网民规范标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共同守护网络净土,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悄然改变了大家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极大地满足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向往需求的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和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打造网络安全净土。

加大网络安全普法宣传引导力度。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修订,为网络安全提供了法治支持,更需要大力宣传,通过普法宣传与教育引导相结合,辅之以惩戒等方式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如:网信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严肃查处违法网站;网络媒体必须将法律法规作为表达观点的准则依据,使遵从法规成为办网运营的自觉行动。

引进专业人才,保障网络安全。网络空间的竞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较量一样,都是人才竞争。要充分尊重人才、吸纳人才、服务关心人才,为网络安全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以此推动网络安全技能的大提升;通过发挥专业人才的资源优势,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不断推进网络安全工作理念、方法手段、载体渠道、制度机制等的创造创新,为广大网民安全上网、放心用网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必须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政府部门务必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更好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心声、凝聚人民智慧、关切人民诉求等方面的作用,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安全网络发展成果。

网络安全无小事

从2014年起,在每年9月,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就如约而至。网络安全无小事,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小到个人隐私、大到国家安全,容不得半点儿忽视。

网络安全,就在你我身边。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10.9967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互联网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 便利,“互联网+”遍布社会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网络生活中的点滴也在无形中关联着诸多安全问题,让人担忧。比如,无端接到推销电话甚至诈骗电话,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泄露出去的?下载应用程序等,被迫开放手机权限,信息安全如何保证?网络安全,是我们享受便利的同时必须重视的问题。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 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的高度重视,为我们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提供了重要遵循。

网络惟有做到安全、可靠、放心,才能更好地造福社会,真正成为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好帮手。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这就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携手并进,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维护网络安全人人有责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个人权益的重要因素。作为个人,需要从自身做起,努力营造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打造健康和谐有序的网络空间。

首先,我们要增强个人网络安全意识和提升防护技能。要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常见的网络威胁,如钓鱼网站、恶意软件、网络诈骗等,时刻保持警惕;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技能,如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新软件、安装防病毒软件等;通过参加网络安全培训课程或自学相关教程,不断提升自己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其次,我们要积极参与网络安全教育与宣传。要关注网络安全相关的新闻资讯,了解最新的网络威胁和防护策略;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网络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向家人、朋友、同事等传播网络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通过分享经验、解答疑问等方式,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安全氛围。

最后,我们要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主动维护网络环境。要了解并遵守国家关于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不从事任何违法违规的网络活动,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与秩序;积极参与网络环境的维护,发现不良信息或违法违规行为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通过自己的行动,为构建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贡献力量。

新时代下,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筑牢网络安全的防护网,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安全、可信。

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为新时代网络安全工作指明前进方向。

自2014年起,我国围绕金融、电信、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网络安全问题,针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举办了网络安全体验展、网络安全周、网络安全高峰论坛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旨在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安全观,积极强化网络安全。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我们更要加强网络安全。

近日,我市积极开展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旨在强化全民行动,共同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笔者认为,当前,广大人民群众要切实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齐心协力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相关部门要及时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倡导群众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共同维护网络社会秩序;要深入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等网络安全领域重要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技能;要积极开展网络安全专题培训,让网络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等,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宣传周活动,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学明 李怀岭 立萍 思莹 苏豫)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