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报到季,看到开封新图景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核心提示:从9月1日开始,我市各大高校迎来大学新生报到高峰,大一新生背负行囊入学的场面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来到开封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很多新生的家长会在孩子完成报到后,在开封进行一次深度游。开封处处整洁有序、城市交通提质增速、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很多再次踏足开封的新生家长,惊喜地看到了开封这座城市所悄悄发生的美丽蝶变。

便捷的交通拉近与外界的距离

“开封的城市道路比以前好太多了,一条条大路平坦宽阔。开封的道路不但路况好,而且‘颜值高’。”9月4日,来自湖北随州的潘宇青驾车来汴送女儿上学。行经东京大道,看着车窗外的满眼翠绿,他不禁为东京大道的“高颜值”赞叹不已。2003年,他由于工作原因,在开封生活过一个月。 

近年,我市完善城区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区道路改造提升,积极打通“断头路”,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建设,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这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精致秀美的宜居之城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走在开封街头,无论是置身于城市干道,还是游走于背街小巷,人们感受最深、最直接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交通出行环境的变化。“咱开封的路网比原来完善了很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9月8日,记者搭乘了一辆出租车,当行驶到宽阔平坦的东京大道时,出租车司机陈师傅不由感慨地说。和陈师傅一样,很多市民都时刻关心着开封的发展。每当有一条新路建成通车,每当有一条“断头路”被打通,对开封人而言,是一件极大的喜事。这些路承载着开封人的富足和收获,也寄托着开封人的希望和憧憬。“这一条条宽阔平坦大道的背后,是我市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壮志雄心。”67岁的“老开封”高敬玺道出了广大市民的心声。 

百业勃兴,交通先行。“开封的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很多来汴人士都有这样的感受。 

“这是我第一次坐高铁来开封。我们早上从盘锦走,下午就到开封了,太方便了。”9月4日下午,记者在开封北站见到了拉着行李箱出站的黄春林一行。黄春林来自辽宁盘锦,他的侄女考上了河南大学,他这次是陪侄女来学校报到。“开封变化太大了,特别是交通变得非常便捷。”20年前,黄春林曾在开封上大学。回忆起那些年挤火车回家的经历,黄春林用“心有余悸”来形容:“当时还没有高铁,郑州和盘锦之间只有一趟普速列车,需要近20个小时。到了铁路运输高峰期,这趟车的车票还很难买到,我需要到北京转车,所以不能背太多行李,换乘中有时还要在车站等半天。” 

“原本慢慢悠悠、冬冷夏热的老式火车换成了快速便捷、温度可控的高铁,原本拥挤、嘈杂无章的车厢变得宽敞舒适、窗明几净,原本脏乱狭窄的火车厕所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黄春林坦言,高铁缩短了他们与开封的距离,铁路部门还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让他们的来汴之路非常温暖、舒适。 

如今,随着私家车的普及,一些新生到校报到是由家长开车送到学校。9月1日,在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的迎新现场,一位来自南阳的大一新生说:“我们原本是想乘坐火车来校报到的,后来,妈妈说我拿的东西太多,有被子、衣服、生活用品等,就开车送我来了。开封的高速公路非常便捷,我们开车也就3个多小时就到了。”目前,开封有连霍高速、大广高速、郑民高速、安罗高速、310国道、230国道、郑开大道、郑汴物流通道等多条大通道,再加上陇海铁路、郑徐高铁、郑开城际铁路,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交通网,与外地的交往更加便捷。 

道路畅,民意顺。一条条整洁、通畅的道路给充满活力的开封插上腾飞的翅膀,推动城市文明沿着道路延伸的方向不断走进城市的各个角落,让市民更幸福、城市更宜居。

这是一座宜游又宜居的城市

“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我们放心不下。我和她爸早在一个月前就安排好工作并进行调休,专程送女儿来校报到。”9月5日傍晚,记者在清明上河园景区见到了来自江苏淮安的郑新民一家人。完成报到手续后,他们开始了在开封的“寻宋之旅”。 

和郑新民一家人一样,不少大一新生都是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学校报到。“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一家人高高兴兴把他送到学校,还能顺便进行旅游。”来自山西运城的周丽霞全家人护送孩子来学校报到。9月6日一早,记者采访时,她和丈夫正在忙着在网上购买景区门票。“我们第一次来开封,把孩子安顿好,一家人准备去清明上河园等景区游玩。”周丽霞对即将开始的旅行感到兴奋。 

这段时间,在我市各大景区,随处可见穿宋装的游客,欢笑声不绝于耳。漫步开封街头,仿佛一幅宋韵流淌的画卷在眼前铺开,宋“潮”文化已经成为“顶流”开封的流量密码之一。“开封比以前好玩多了。我2010年曾来开封旅游过。这次开封给我的感觉是,城市绿化更好了、文旅业态更多了,特别是景区的实景演出非常多,这让我们游客有了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10多年后再来开封,郑新民感触很深。 

近年来,我市着力丰富宋文化内涵,打造“宋文化IP”,突出“一城宋韵、东京梦华”主题形象,叫响“宋文化看开封”,让宋文化走向世界、让天下“宋粉”走进开封、让宋代美学走入市民、游客生活。 

我市将历史研究成果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以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场景再造、5G技术等为突破口,成功实现开封大宋御河、开封城墙展示与利用等夜游项目声、光、电技术全方位融合。我市还获评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夜游、夜购、夜娱、夜宿等“夜”态谱系日趋完善,“大宋不夜城”品牌全面叫响。以《大宋·东京梦华》为代表的宋文化系列旅游演艺多次被文旅部表扬,成为全国文旅融合典范。为了让来汴游客“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行”得顺心、“游”得开心、“购”得称心、“娱”得欢心,从去年6月开始,针对文旅市场“吃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市对应成立6个工作专班,扎实推进文旅市场品质提升“六项行动”。 

除了城市更加宜游外,许多来汴人士惊喜地发现,开封还更绿、更宜居了。一片片四季常青的绿植,一处处优雅别致的街头小景,一座座风景如画的公园……开封大街小巷处处生机勃勃、美不胜收。 

“开封的城市绿化做得很好,而且增加了许多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很不错。”9月8日下午,结束3天的开封行程,即将返程的游客周勇说。 

如今,开封城区的公园和绿地越来越多,景观绿地赏心悦目,绿化精品迭出。开封正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提升城市的治理水平,让居者心怡、来者心悦,人人心向往之。(记者 康冀楠)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