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消费滚烫折射经济活力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核心提示

消费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于经济增长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节日消费历来是观察经济的重要窗口。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开封的公园景区游人如织,夜市摊点烟火气升腾,各大商圈人头攒动,各影院上座率持续走高,热闹与人气奔涌而至,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假日消费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今年以来,在开封,“企业练内功”与“政府创氛围”正在双向发力,各项促消费措施有效实施、精准落地。不断释放的内需潜力,进一步印证了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民生百态,衣食住行,无不汇于“消费”一词。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实现2024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大力量提振消费,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消费市场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其繁荣与否直接关系到宏观经济的健康与活力。只有催生“火”起来的消费“盛宴”,经济才能“跑”得更远。

消费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

6月8日,市民游梦思一家四口走进金祥路一家连锁餐饮店享受了一顿大餐。游梦思说:“一到节假日,咱开封的消费市场热闹得很,很多饭店门前总能看到排队等位的场景。”

同样的场景在其他商圈也屡见不鲜。当天中午,虽然天气较为闷热,但丝毫阻止不了消费者购物的步伐。记者在书店街、星光天地、万达广场等商圈看到,消费者三五成群、消费市场“热辣滚烫”。 

全场打折、消费满减、购物抽好礼……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我市各大商场推出了吸人眼球的促销优惠活动。今年以来,在节假日等消费节点,商家们通过打折、满减、满送、返现、抽奖、团购、派发抵用券等优惠方式,实现线上引流、线下赋能,再次带动了顾客消费。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更是强调了消费的重要性。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后来,《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也提出了促进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该意见从供需两端发力,提出全面创新提质,在实物消费、健康养老托育消费、文旅消费、绿色消费以及县乡消费等重点领域的部署中,既讲需求、更重供给,推动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匹配。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市场环境、加强政策支持等。 

我市近年来也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其中,消费券发放、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商家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汽车、家电、餐饮等行业组织创新思维、跨界融合等一系列看得见的切实举措,正是帮助消费市场寻回昔日烟火气、于逆势之中实现增长的关键。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一环。我市建立了消费提振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市商务、发改、财政、工信、文旅、统计等相关部门加强协作、上下联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消费提振工作取得实效。我市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政策措施》《开封市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开封市汽车消费活动方案》等文件,聚焦汽车、家电、餐饮、家居、零售等重点商贸领域,开展多主题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 

去年以来,我市通过政府主导、商务组织、部门联合、企业参与的方式,聚焦汽车、家电、家居、餐饮、零售等领域,打好“线上+线下”促消费组合拳,投入各类促消费资金带动线上线下消费,在带给广大消费者看得见的优惠的同时,也进一步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力。为进一步扩大餐饮、零售消费,我市开展“汴地美食·惠享汴味”等活动,展现了“集成式”“多元化”“沉浸式”的消费模式。我市还开拓“新零售”等线上消费新场景,引导传统商贸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通过京东到家、线上商城、微信小程序等实现电商化改造升级,做到线上下单、线下配送到家。 

我市还积极挖掘消费热点、拓宽消费场景,聚焦文旅等重点消费领域,推动传统习俗文化与假日经济相结合,推动了居民消费意愿回升,消费市场进一步活跃。消费增速稳定,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态势强劲,不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消费市场热力十足

“我们就想趁着假期来商场逛一逛。”6月9日,市民陈晓宇和闺蜜一连逛了好几个商圈,除了选购夏季的衣服,还买了一些小饰品。“节假日,商场的促销力度很大,购物也比平时优惠,价格合适的我就会买。”陈晓宇说。 

在我市各大商业中心的餐饮区,到了就餐时段更是人气爆棚。6月8日中午时分,各大商圈的知名餐饮店有不少顾客正在排队。一些没有排队的餐饮店,空桌也比较少。在万达广场四楼的一家连锁餐饮店,门口摆了10多张凳子,坐满了等待进店就餐的顾客。正在排队的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我和家人11点40分就来了,一开始还以为来早了,结果到店傻眼了,居然要等位置。工作人员告诉我,我前面还有三四桌。”在附近一家餐厅就餐的市民李女士,正在和家人品尝团购来的套餐。李女士说:“我和老公一大早带着小孩到这一带游玩,中午就到这里吃点东西。吃完了,我们还要再给孩子买点东西。” 

“今年以来,店里的客流都还算不错,到了周末和假期,购物的人流会更多。我们也经常通过直播的方式,给店里引流。”黄河大街北段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李先生介绍说,“随着市民的消费购物需求进一步释放,商家都会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活动吸引市民买买买,百货类像服装、化妆品,还有超市中的生鲜商品都卖得很好。” 

需求侧的改变带来新的经营理念。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线上线下销售一体化与数字化经营跨界融合的无缝衔接中,我市实体经济正在经历一场自救和他救相结合的变革。之前以线下客流和实体消费为主导的零售行业,继续抓住消费回暖的机遇,迅速转变经营策略。它们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挖掘线上消费的潜力,拓展品牌影响力。此外,“社群式”营销等方式也开始在各大商场运用起来,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消费热情。 

在国潮热邂逅传统佳节之际,我市文旅行业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融合,吸引了不少希望沉浸式体验国风韵味的游客。节日期间,围绕消费热点,我市一些景区和商家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端午系列活动,推动消费持续扩大。例如,部分景区结合端午传统习俗和季节特色,举办龙舟表演赛、千年粽子展、自制艾草花束、旱地龙舟体验、DIY艾草香囊、背诗词免费看演出、汉服体验等活动,打造“新中式”消费热点。 

如今,节日经济正在为消费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各种新玩法新场景不仅可以丰富假期生活,还加深了公众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系。端午假期消费市场的火热,有望为后续的暑期文旅旺季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近年来,伴随着文旅消费升级,打造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推出符合游客口味的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方能更好释放文旅市场消费新动能。我市的公共文化活动遍地开花,在为人们提供更多元化、高品质文旅体活动的同时,培育“文化+旅游”“文化+美食”等新业态,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动能。 

沉浸式体验是我市文旅业最鲜明的特点。从每天清晨的“迎宾礼”开始,各大景区纷纷亮出“看家绝活儿”,300余场各类演出轮番呈现,既古亦新,美幻惊艳。 

“上午陪着包大人巡视汴河漕运,中午视察大宋科举四方院,下午帮助梁山好汉劫囚车,还去了王员外家里招女婿,饿了就买武大郎的炊饼。”有游客在社交平台上回忆在开封旅行的经历。 

高质量的互动使游客更愿意在景区内停留,加强了付费体验,进而促进零售、餐饮、住宿、娱乐等产业的消费。在如何实现消费者留存,以及获取更大关注度方面,对于开封这样文化基础深厚的城市而言,将本地化的文化表达与场景消费相结合,往往最能打动人。

新“夜”态为“夏日经济”再添一把火

当夏季的热浪席卷而来,不仅带来了温度的飙升,更悄然间点燃了一股消费热潮。随着夏季的来临,各地纷纷加大文旅消费供给,高涨的出游热情和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正有力地推动夏季消费活力火热开启。 

近年来,“夜经济”成为人人皆知的热词,被列入众多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划中,成为衡量城市活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夏季,也是“夜经济”的黄金时期。 

夜幕降临,也是开封烟火气升腾的时刻。夜市,饱含对生活的热爱。美食,是夜市的灵魂。漫步在开封的夜市街,杏仁茶、炒凉粉、涮牛肚、羊肉炕馍,美食小吃香味诱人,文创文玩琳琅满目,灯牌鳞次栉比,到处是人声鼎沸。 

夏天的夜晚,各式各样的夜市如繁星般点缀在古城的街头巷尾,一字排开的摊位和档口灯光交错,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吃琳琅满目,食客三五成群坐在摊位旁边吃边聊,形成一道都市夜生活的亮丽风景线。 

在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夜间消费习惯已经形成,并逐步占领主导地位。在旅行过程中,游客的消费习惯也是如此,白天景区游览意犹未尽,匆忙且急躁,夜晚环境舒适,人们更加容易进入休闲旅游体验状态。每到夜晚,漫步在开封街头巷尾、商圈广场,美食街人潮涌动、户外市集丰富精彩……人们放缓忙碌的脚步,或与三两好友在斑斓夜灯下畅饮欢聚,或和闺蜜一起选购点亮心情的钟爱之物,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拂去疲惫,享受生活。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因此平添了浓浓烟火气和人情味。 

据统计,在旅游人均消费的贡献上,夜间消费至少是白天消费的3倍。所以,随着人们日常消费习惯的改变,夜间经济一定会不断走强。 

夜晚的书店街,道路两旁挤满了摊位,不但有小吃、冷饮,还有美甲美睫、小商品售卖等摊位,音乐声、叫卖声、交谈声、欢笑声在人潮中流动。“我最喜欢开封的夏夜,烟火气十足。逛夜市最开心的是可以边走边吃,一路尝遍喜欢的美食。”6月9日晚,在内环路北段的一处夜市,来自郑州的张梓宸和朋友正在烤串摊前挑选爱吃的小串。她告诉记者,开封的夜市非常有魅力,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开封放松心情。记者在各夜市及摊点走访时看到,每天18时前后,摊主们便开始准备出摊。香气逐渐浓郁,19时左右已人声鼎沸,不少摊主生意火爆,会经营至凌晨。 

“夜经济”是现代都市经济的业态之一,是激发城市活力、促进消费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夜经济”在开封得以快速发展。我市出台了《关于鼓励夜消费促进夜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三项重点工作,塑造夜经济品牌、改善夜经济发展基础和提升夜经济质量,并进行责任分工,提出要努力打造高品位、高标准的大型夜经济载体,释放夜间消费巨大潜力,促进夜间经济快速增长,拉动三产快速发展的总体目标。 

我市通过延长景区开放时间、扩大夜市规模、持续推进城市亮化工程、开展“明星夜游”项目等措施,鼓励引导夜间餐饮、观光旅游、文化娱乐等消费活动,促进“夜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活力。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重点培育鼓楼—书店街、双龙巷—珠玑巷、御街—龙亭、清明上河园—七盛角、万岁山集聚区等8个片区创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旅游、夜间餐饮等日趋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消费习惯。 

夜间购物、旅游、餐饮、娱乐……夜幕下的开封,夜生活愈发丰富,灯光愈发璀璨。夜生活、夜美景、夜文化,为开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和新活力。 

消费意愿增强,反映出市民对经济发展的信心更强了。随着国内经济形势持续好转,居民对经济的预期呈现出更加积极乐观的特点,也更倾向于增加消费支出,这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持久动力。特别是在促销活动以及各项消费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居民消费环境持续改善,消费意愿将持续增强。采访中,有专家建议,相关部门要采取更为积极有力的政策举措,加快促进消费释放和扩张。要进一步稳住就业、民生底盘,为扩大消费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夯实促进消费创新、消费升级的基础设施,合理释放消费需求,促进消费提质升级。要动员和支持企业、平台加大促销力度,进一步激活消费意愿。良好的消费环境能够为居民消费提供适宜的场景,并确保消费安全,从而改善消费预期和增强信心,让潜在的消费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消费行为。因此,要维护消费者权益,健全新领域新业态监管体制,持续优化消费环境,让群众放心、安心、舒心消费。(记者 康冀楠)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