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辣滚烫”的持续高温天气席卷我国南北多地,我市也深陷高温“烤”验,未入伏已被这酷热彻底“蒸服”。
今年入夏以来,我市遭遇阶段性持续高温天气“侵袭”。据统计,6月1日至7月14日,我市平均气温高达28.4℃,较常年同期(26.3℃)异常偏高2.1℃,较去年同期(27.7℃)偏高0.7℃。6月1日至7月15日,全市各级气象部门累计发布高温预警信号77条,其中高温橙色预警信号72条、高温红色预警信号5条。
据悉,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影响,7月17日至20日开封市高温天气仍将持续。面对这场超长、超强的高温“烤”验,我市各部门紧密联动,形成强大合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护千家万户平安、护航开封民生福祉,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答卷。
气象部门作为应对高温的“排头兵”,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工作。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强化监测预报服务和值班值守工作;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息和防御提示,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传播,确保信息覆盖到每个角落、每个人;积极开展高温气象科普工作,组织农业气象专家深入田间开展农情调查,做好高温应对服务。
电力部门是保障高温下民生用电的“中流砥柱”。根据气象预报,电力部门提前谋划,精心调整全网用电负荷计划,确保电力电量稳定可靠供应。调控人员密切跟踪电网负荷走势,加大对线路、设备的检查维护力度。面对用电压力,气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与电力部门成立能源保供气象服务专项工作组,为电力调度提供精细化气象保障,助力电力部门提前部署、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在交通领域,气象部门与公安交管部门联合发布高温路段监测预警专报。交巡警坚守一线岗位,对重点路段及时开展安全监管,加大巡逻力度,确保高温天气下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气象部门与卫生健康部门联合发布健康气象风险预警,各县区依据相关预案,迅速在车站、大型活动等重点场所设置临时医疗点,为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同时,通过多种渠道联合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健康防护意识,引导大家科学应对高温天气。
社会救助管理部门迅速行动,全面加强高温天气下的街面巡查工作,并及时向全市各临时救助点发放防汛、防暑物资,将“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落到实处。
农业部门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的沟通会商,密切关注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和高温天气变化;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联合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民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应对高温;第一时间调度掌握墒情,组织专家对高温影响进行科学评估,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记者 张仲鹏 通讯员 王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