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诗典·黄河卷》在开封杀青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8月24日,记者从《中华诗典》编委会获悉,涵盖先秦至晚清万余首咏叹黄河诗歌的《中华诗典·黄河卷》五卷本在开封杀青。这是世界上首部以黄河为题材的类编诗歌典籍,填补了学术领域空白。

 

  《中华诗典·黄河卷》是《中华诗典》首发卷。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为《中华诗典》总顾问,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为编委会主任,著名学者赵德润、王锦贵、刘占锋担任总主编。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倡导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当年10月,刘占锋团队积极响应号召,在《全唐诗类编》《全宋词类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先秦到晚清的历代30多万首诗词中,选出与黄河有关的诗词万余首,参考类书体例,将其分为6大类35分类1200多个小类,各归其类,以便查阅。全书共5卷、400万字,无论规模还是体例,均为我国古今所仅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河卷的编纂和出版发行,市委书记侯红担任黄河卷编委会主任。

 

  8月24日,受《中华诗典》总顾问和编委会委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赵德润莅汴,考察黄河卷编纂情况并看望慰问编辑人员。赵德润对编纂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黄河卷不是相关诗歌的简单汇集,而是一部力图反映黄河文化全貌、体现其魂魄的诗词典籍。黄河卷是我国首部按照类别体系编纂的历代黄河诗词之集大成,其规模之大、体例之新,均为我国之仅见。”

 

  黄河卷依据类别体系设置《自然景观》《社会生活》《家国情怀》三个分卷,还特地设置了《黄河明珠》《故道拾遗》两个分卷,选取了历代诗人对黄河流域和黄河故道上近70个城市的吟诵。在黄河诗歌名城中,开封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刘占锋团队认为,开封是中华民族之“根”与黄河文明之“源”,是中华民族“魂”之所系、黄河文明“本”之所在。几千年与黄河灾害的斗争史,体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开封的城市精神,最能代表黄河精神、华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之魂魄,最具时代价值。

 

  据了解,黄河卷是刘占锋团队中华文化要素化类别化数据库项目建设的最新项目成果。此前,刘占锋主持编纂的《中华语汇通检》丛书,是我国首部任意字检索的大型工具书。季羡林曾为通检题词“通览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开创便捷高效检索系统”,张岱年担任顾问并题词“检五千年中华经典,通十万卷人生智慧”。(记者 卢浩然)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