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2025年开封市秋季常见传染性疾病防控新闻发布会在开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兼)、市疾控局局长范海燕,市结核病防治所首席专家屈亚虹,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主任医师黄昌红,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主治医师肖孟迎出席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赵宏主持发布会。
发布会上,范海燕向大家介绍了我市在秋季常见传染性疾病防控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
范海燕说,近期蚊媒传染病多发,8月至10月是我市蚊媒活跃期,要加强蚊媒传染病防控。根据呼吸道传染病流行趋势,不排除今年秋冬季发生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
当前我市各类学校开学,国庆节中秋节即将来临,留学生返汴、跨境跨省旅游人员也将迎来高峰,传染病发生风险增加。
为进一步加强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我市主要从四个“提前”着手,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提前进行安排部署
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于8月份对我市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重点安排,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建立了覆盖市、县、乡三级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机制。坚持多病同防、多病共防,落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积极应对秋季传染病疫情。
随着各级各类学校陆续开学,托幼机构和学校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联合教体局,共同举办全市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全力保障在校学生和全市人民生命健康。
二、提前做好监测预警
我市着力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目前已建成覆盖市、县、乡的三级网络直报系统,涵盖176家直报单位,全市二级以上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软件安装部署到位率逐步提高。同时,持续整合流感监测、新冠变异株监测等哨点医院数据,提升新发突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点传染病的监测灵敏性和准确性,提前预警重点传染病爆发风险。
市级传染病监测预警中心依托多源数据,加强全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的监测,根据疫情态势及时开展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三、提前强化能力提升
在防控方面,全市开展了2025年流调能力提升行动,成立由21名流调专家组成的市级专家队伍,组织全市流调能力提升和人畜共患疾病防治培训,做好物资储备,持续优化疫苗接种服务,保障疫苗供应和接种安全,不断提升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传染病的防控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救治方面,深化医防融合、医防协同,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作用,强化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对肠道、呼吸道等传染病的发现、诊断、报告和处置能力。
四、提前开展科普宣传
利用“健康开封”“开封疾控”等微信平台,提早开展人畜共患病、肠道、呼吸道和蚊媒传染病的科普宣传。指导各县区根据辖区特点深入开展秋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动员群众及早接种疫苗,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高整体人群免疫水平。
发布会还对现场的开封广播电视台、《河南经济报》《开封日报》等新闻媒体记者的提问进行了详细解答。(记者 侯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