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4月以来,随着天气逐步升温和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明媚的阳光将市民、游客“引”出家门,和煦的春风将大家“吹”进景区。连日来,我市各景区入园人数与日俱增,尤其是到了周末,入园人数一度达到“警戒线”,各景区不得不采取入园人数总量控制。一手抓游客接待与服务提升景区效益,一手抓疫情防控确保游客在安全的环境中放心游园,成了我市景区眼下在做的两件大事。
“上个周日入园1600人,本周就达到1900人。”昨日,禹王台公园负责入园工作的赵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禹王台公园是我市免费对游客开放的景区,游客人数接待量在短时间内出现剧增现象。我市收费景区又情况如何呢?记者采访时发现,近一两周内,我市多个景区出现游客“爆棚”的现象。龙亭公园主任李漫洁向记者介绍说,与3月同期相比,龙亭公园的入园游客人数实现了翻番。清明上河园、开封府、铁塔公园、中国翰园碑林、天波杨府等景区近期游园人数都出现了大幅增加的现象。3月上旬的日游园人数仅有几十人、上百人的景区,到了上周周末,日游客人数都超过了千人大关。
春色关不住,旅游正复苏。这是记者在对我市旅游市场调查之后得到的总体印象。一位游客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期间,在家里待的时间太长了,看着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就和朋友一道出来玩玩。尤其是到了景区,这里风景如画,让人心旷神怡,来一趟的确非常值得。”有游客对记者说:“眼下正值春暖花开,是旅游的大好季节,单位刚刚复工复产,工作也不像平常那么紧张,到景点转一转,何乐而不为?”
游客说的都是真实的内心感受,他们的游园心理从4月10日许多游客冒着雨雪到景区游览中可见一斑。“上周五,有风,又是下雨雪、冰雹,但当天,禹王台公园接待的游客有110多人。”赵乐说,“看来大家在长时间‘宅’家之后,想出去散散心的心理还是很普遍的。”
根据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境外输入新冠肺炎人数不断得到控制,我国旅游市场会随着天气的变暖继续回暖,到今年“五一”小长假会出现一个小的旅游高峰,“十一”黄金周期间,游客人数有望得到进一步回升,甚至出现疫情发生后的第一个游客高峰。那么,旅游市场出现的回暖趋势,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放松疫情防控,对入园游客人数不再进行控制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游客越多,疫情防控工作越要加强。不但省外、境外游客谢绝入园,就连本地游客也要严加管控。”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话语。采访发现,由于管理到位、措施得力,我市各个景区对疫情防控工作常抓不懈。由于宣传到位、方法得当,游客也非常配合。4月12日上午,记者在禹王台公园东大门看到,准备入园的游客井然有序地排着队,逐个接受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没有出现不服从管理的情况。
在清明上河园、龙亭公园、开封府、铁塔公园、天波杨府、延庆观、山陕甘会馆、包公祠、开封城墙等景区的入口处记者看到,游客和市民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自觉排起队伍,有秩序地购票入园。入园时,游客们都能根据要求出示开封市疫情防控健康服务“一码通”,待确认为绿码后,游客们再出示身份证进行登记,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在我市多个景区,都采用了无接触式扫码进行实名制购票,入口处都有工作人员现场指导游客进行扫码购票,并配合做好游客登记和体温测量、消毒工作。为了防止卫生隐患,不少景区在入口处和景区内设置了废弃口罩回收桶。工作人员密切观察入园人数,当入园游客人数达到一定密度时,就对入园人数进行总量控制。开封城墙景区负责人张辉向记者介绍说,为避免人员聚集引起的交叉感染,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开封城墙景区作出了规定,一是在当前疫情没有完全解除的情况下,不允许在景区内开展多人聚集的集体活动;二是《微梦大梁门》展示区实行限人限次播放,每个场次只允许10人入场,这样就大大保证了游客安全。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把游客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是我市各景区牢牢坚守的底线。各景区通过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开展宣传活动,不但使景区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而且也带动了更多游客关注、爱护身边环境,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防线。记者在多个景区大门外看到,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防疫宣传语,公园内随处可见公益广告牌。景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在将服务送到游客身边的同时,积极倡导游客遵守防疫期间公园的各项规章制度,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保障广大游客的健康安全,景区内到处是放心游览的游客的欢声笑语,享受着春日的阳光。(记者 田宏杰 实习生 陈泓光)
旅游市场渐升温 游客安全成焦点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相关文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