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禹王台区为进一步构建产业布局合理、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特色优势鲜明、发展动能强劲的招商项目体系,坚持以区位优势为依托,围绕“6平方公里在建区重提升、5平方公里待建区求出彩”的发展思路,突出科学规划,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强化项目带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招商引资,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夯实招商基础条件,项目招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盘活存量,让资源焕发新活力。着力于推进开封精细化工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集中整治工作,针对园区内的“僵尸企业”“僵尸项目”以及发展迟滞的项目进行盘活,形成产业集聚。加强协同配合,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充分对接市直部门,对于园区内闲置土地开展摸底调查,建立工业用地数据库,推进园区领域待批项目、沉淀资金、闲置土地问题整改。分类精准施策整改,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进度、整改时限及相关责任人,同时,采取严格产业准入标准、土地弹性出让、低效用地盘活等方式促进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有效推进整治工作。明确入园项目控制性指标,坚持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提升项目准入门槛,将项目投资强度、地均产出、利税贡献等纳入日常管理范围,达不到亩均投资和亩均税收标准要求的,写入对赌合同,有效推动土地等资源要素集约利用。目前,禹王台区正加快易成新能、赛云等500亩闲置土地和巨龙、特耐、大地等建设发展迟滞项目的有效盘活。
二是提升质量,产业塑造新动能。为有效提升开封精细化工开发区内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助力于园区的高质量发展,禹王台区坚持做好建成区的提质增效。优化存量企业,坚持“集约集聚、高效利用”原则,对现存企业分类施策,分步退出低端低效企业,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快培育九泓化工成为50亿级产业链龙头企业,在现有易成新能等2家上市公司基础上,有效推动瑞泓化工等企业上市。构建全创新链体系,加快打造创新平台,与安徽医药设计院等团队深入对接,积极推进医药产业园、医药科创园、协同创新中心、清研新材料孵化基地、产学研基地等项目建设,与占地1000亩的开封高端绿色医药产业园项目,打造“研发——中试——孵化——生产”于一体的全创新链体系。紧抓创新动能转化,加快现有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培育东大、双塔、五一等优质企业申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深化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河南大学等国内国际一流院校产学研合作,建立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激励机制,塑造产业新动能。
三是培育增量,项目发展新能级。坚持项目为王,聚焦产业规划,扩大有效投资,下大力气培育优质增量,全力以赴抓项目招引,推动项目发展新能级。拓宽发展空间,目前,开封精细化工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已基本确定,生产区规划面积增加到11平方公里,可开发工业用地7平方公里,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开发区南部基础设施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为开发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聚焦产业规划,围绕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三个“区中园”,规划建设1200亩的绿色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园、1000亩的日化及专用化学品产业园、1000亩的新型医药产业园,为招引化工新材料、创新医药、高端精细化学品等相关企业,为培育优质增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优化招商政策,禹王台区坚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以及资本招商,依托园区龙头企业、配套企业以及中间体资源,引进战略合作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发展赋能“减重”。目前已引进了郑州民众制药有限公司投资的成品药、常州凯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年产2万吨造纸化学品(AKD)蜡粉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