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开启全面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封新征程
2035年远景目标: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绿色化、数字化、设施化、品牌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农村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到2025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健全,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基本建立。
——乡风文明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生态建设实现新进步。农业农村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广。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农民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收入和农业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增长。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乡村治理得到新提升。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乡村平安和法治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和应急能力显著增强。
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夯实农业产能新支撑
稳定粮食供给和基本农田,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基础保障与支撑。
加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加强农业质量品牌建设。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加强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强化乡村人才有效供给,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营建现代乡村创新体系。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
提升公共服务,建设幸福乡村,整治人居环境,营建美丽乡村,繁荣乡村文化,建设文明乡村,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数字乡村。
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增强乡村治理新效能
逐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强化村级事务规范管理。
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构筑城乡发展新格局
缩短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社会融合,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融合,优化规划布局,促进城乡空间融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衔接落实,注重考核评价,加强政策支持,夯实项目支撑。
《开封市“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解读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