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开封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0677号提案
关于加快开封市文体娱业发展的提案及答复
开封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0677号提案
关于加快开封市文体娱业发展的提案及答复
一、基本情况
(一)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界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显示:文化体育及娱乐业(以下简称文体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经营文化、体育活动的业务和为娱乐活动提供场所和服务的行业。在行业分类门类中属于R门类,具体包括新闻和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五大类。
(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现状
开封市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文体娱企业共计43家,目前正常运营企业34家,停产企业9家。其中,规模以上文体娱企业26家,2023年1-3月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下降10%。主要是文体娱企业中占比较大的娱乐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新闻和出版业三个行业分别下降17.7%、7.4%、7.8%,下拉作用较大。行业内部发展不均,三个行业不同程度的下降影响了文体娱整体行业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开封市文体娱相关企业,存在规模小、盈利少、经营状况不佳等特点,由于行业具有人口聚集性特点,对客源和经营场所依赖程度较高,所以前期受疫情影响最大,虽然今年以来,全市文体娱业受到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政府各类减税降费政策支持等利好因素影响,并通过拓展网络销售渠道、开通直播促销方式、加强线上线下宣传、积极开拓新业务类型等方式积极恢复生产经营,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企业经营发展的问题。
(一)核心竞争力不强
全市文体娱企业大多数以中小企业为主,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从文化娱乐演出、旅游、体育到报业、出版印刷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无法起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作用。尤其是开封市文体娱企业多属于传统行业类型,例如开封日报社,面临自身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来自自媒体的无序竞争,导致传统媒体影响力下降,困难重重。
(二)市场供需不平衡
2021年开封市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8.8%,从纵向来看,2021年河南省占比为12%,开封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说明全市的文化消费需求远没有得到释放。从横向来看,2021年全市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2019年增长14.7%,但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占比却较19年回落了0.6个百分点,也显现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文体娱市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员工稳岗率低
开封市统计局从调查中发现,多数企业存在用工人数持平或者减少的现象,增加用工的企业仅有4家,普遍认为招工不太容易,特别是一些专业性人才相对较少,目前大多数求职者较以往对薪酬的要求有所提高,造成企业工资等刚性支出增多,出现资金紧张的问题。
(四)企业投资意愿差
根据开封市统计局的调研报告,有80%的被调查企业没有投资意愿,当前企业生存压力大,对投资创新顾虑颇多,同时企业面临结构优化调整,新业态层出不穷的问题,吃不准投资方向和市场前景,因此企业今年更多的只是希望稳扎稳打,平稳恢复性实现营业增长。
三、对策建议
(一)优化文体娱产业发展环境。把文体娱产业发展战略纳入全市发展整体战略之中。对产业大项目、大企业要列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加大扶持引导,重点培育。应协调行业相关等部门,整合力量,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做大文化产业,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发挥文化企业的规模效益,促进文化企业更多地应用高新技术,综合开发和用文化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实力,扩大社会效益。
(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优惠政策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刺激群众消费热情。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畅通融资渠道,减少融资时间成本,提升信用体系水平,建立贷款担保基金等,减轻企业负担。
(三)着力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专业化的文体娱从业人员。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才能灵活应对外部环境的冲击。开封文体娱从业人员综合水平普遍较低,大量人员由农业劳动力转化而来,多依赖于中低端服务业生存。随着科技对人力的部分替代,从业人员受知识和技能水平限制,极易被市场淘汰。因此,需注重对文体娱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多样化培养。
(四)促进传统文体娱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文化软实力、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文体娱行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新型体育产业、新型娱乐产业等文化产业新业态。
开封市人民政府
对省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0677号
提案的答复
韩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开封市文体娱业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我们对您支持、关心我市文体娱乐业发展并为之付出的辛勤工作表示真诚、衷心的感谢!文体娱乐业作为营利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和体育产业核心领域的主要内容,也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快我市文体娱乐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城市文明典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筑牢文旅行业柱石地位,建设文旅强市的重要举措。
一、前期工作
1.战略引领,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一是印发了《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封市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开封市“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开封市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等多项战略规划和工作方案,培育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优化文体娱产业结构布局,促进文旅体娱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扎实推进文旅市场品质提升专项行动,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市文广旅局、市商务局、市教体局、市市场监管局和市公安局等行业相关部门,坚持项目化管理、任务化分解、方案化推进,制定底线负面清单、品质提升清单、长远规划清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需求,塑造美食品牌,提升住宿品质,保障交通快捷,丰富旅游供给,优化旅游商品,开发多元体验,激发文旅体娱消费潜力。三是推动形成“谋划储备一批、签约落户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项目建设格局,推进北宋东京城顺天门(新郑门)遗址博物馆、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开封市体育中心和开封·双龙巷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为文体娱产业发展打造新阵地,积蓄新动能。2023年全市共确定重点文旅项目36个,项目总投资414.05亿元,年度投资74.22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共计5.9亿元,2024年全市共谋划文旅融合、文化事业、文物保护利用项目三类共55个,总投资428.6亿元。截至2024年3月底,已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16.4亿元。四是整合资源,组建国有资本集团公司。2010年成立开封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截至目前总资产约600亿元,下设“城市经营、文化旅游、金融服务、产权研发”四大业务板块,打造“全面保护、全域旅游、全城一景、全产业链”的宋都人文生活体验区,推动宋都古城复兴;2019年成立开封市教育体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融、建、营”等领域全方位协调发展,统筹经营文化教育产业和体育产业项目,组织策划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体育交流活动;2021年整合豫剧院、杂技团等国有文艺院团,在全省率先组建开封市文化旅游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超10亿元,以此为依托,推动文化场馆、文艺院团、文物景区等整合重组,推动文化阵地焕发新活力。
2.多措并举,加大支持优惠力度。一是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参照国家和省级模式,形成政银企协作合力,开展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工作,助力行业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文旅消费,用好政银合作机制,就通过终审的文旅项目与银行密切联络对接,搭建项目和银行的沟通桥梁。2022年度为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信贷支持2000万元,目前正在统计全市文旅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2027年总需求。二是出台《中共开封市委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文旅30条”),明确了“支持艺术创作与生产、支持创意产业发展、加大文旅产业招引激励力度、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国内外品牌体育赛事”等多项支持政策。自2019年4月文件出台以来,已累计为发展速度较快、产品质量较高、创新力度较大和获得国家级、省级等荣誉的文体旅企业、项目及个人发放奖补资金3796.98万元,发挥行业扶持奖励资金的杠杆作用,为行业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方向指引。三是2022年5月,市文广旅局联合市金融工作局与中国银行开封分行开展战略合作,挂牌成立“开封市文旅特色银行”,截至2024年3月底,已有290余家开封市文旅企业录入信息并享受持续性定制化金融服务,已为开封同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封市建文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和河南壹合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33家文旅企业发放贷款8818万元,切实提高文旅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性,减轻企业融资负担,同时进一步优化文旅市场营商环境,增强了对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3.技能培养,储备优秀文艺人才。一是努力为我市艺术人才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激发青年艺术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当下文艺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指导开封市美术馆报名参加 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人才培训》成功入围;推荐优秀文艺人才参加国家艺术基金《剧院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研修班》并顺利结业;推荐开封市豫剧院2人参加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豫剧培训班》;推荐开封市豫剧院、优秀文艺人才2人参加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河南省艺术人才(评论)培训班”。组织召开开封市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培训会,邀请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专家为市县两级文艺院团、各文化场馆、市文艺界代表以及部分高校代表授课培训。二是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摸底掌握文旅行业人员底数和基本情况,持续组织导游员(讲解员)大赛,评选“开封市十佳导游员和讲解员”等工作,发挥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提升作用;推选优秀人才参加全市技能人才“十百千万”评选表扬工作,从非遗项目、导游员、讲解员、中(西)式烹调师、中(西)式面点师、餐厅服务员、住宿服务员七个职业中,推荐45人申报“技能领军人才”和“技能示范带头人”。三是贯彻落实“文旅30条”文件精神,加大人才引入和激励力度。截止目前,已累计为在省级以上(含省级)艺术类赛事、省级以上(含省级)导游员(讲解员)大赛、省级以上(含省级)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服务技能竞赛上获奖的优秀人才及按照程序晋升执业的导游员发放个人奖励资金共51.4万元,激励我市文旅从业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或高质量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在培养人才的基础上留住人才。
4.创新发展,文体娱业转型升级。一是创作文艺精品。《梨花归唐》荣获国家文旅部第五届豫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创排舞蹈《拍板舞》,复排豫剧祥符调《穆杨会》《陈三两》《窦娥冤》,创作完善《汴京灯笼张》、《义兴勾栏》等剧本,开展“宋潮戏剧节”活动,线上线下观众累计30余万人次,大大满足了群众豫剧观演需求,组织“全国首届青绿山水画展”、“王羲之与《十七帖》特展”等展览10余个,杞县荣获2022-2024年度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是非遗传承创新。举办“正月十五闹元宵 百家非遗进景区”、“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首届“中国·开封宋文化非遗节”等系列活动,2023年组织32场“欢乐周末+非遗市集”活动,累计吸引市民游客200余万人次参与,2024年非遗市集活动目前已举办5场。完善非遗资源数据库,开通文旅开封非遗官方抖音账号,粉丝数量已达3万人。参加文旅部、北京市等组织的交流活动20余场,累计参展非遗项目100余个,组织线上非遗传承实践活动58场。开封汴绣厂入选“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三是旅游文创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四次“旅游文创精品”评选活动,共评选出4批共40项“旅游文创精品”,按照“文旅30条”文件规定,给予每项文创精品单位2万元财政资金奖励。成功举办四届“开封礼物”评审认证会,共认证工艺美术、特色食品和文化创意等333件旅游商品。开封市博物馆、图书馆获评第二届全国文博百强文创产品单位。市文投集团自主开发了汴地神兽、官家的猫和宋词古韵等8个文创产品系列,规划全市“开封礼物”旅游商品实体店布局,其中粮食五库仓储店、万岁山武侠城店、开封城墙店、汴京饭店店和龙亭店已开业。正真文化围绕朱仙镇木板年画完成精装版画伴手礼、版画元素雨伞、暖暖杯等文创创作及研发60余件,启动了国际版画基地文创中心项目的谋划和包装。壹脉文化入驻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和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双创园,运营文贸之窗,独立设计研发了“枝叶总关情”书签、开封见喜版画、清明上河图纸雕氛围灯等文创产品。四是数字赋能文化产业。举办三届金犀奖·中国(开封)国际动漫节、2019数字文化产业研修班、两届数字文化大会和宋元宇宙启动仪式暨悦千年元宇宙旅行社产品发布会,发布了《开封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打造了“来趣宋潮”小程序和智慧文旅大数据产业服务平台,全面整合我市文旅企业门票、酒店、特产和文创的产品资源。以开封博物馆馆藏文物二次创作数字藏品,在Art Meta元艺数平台、草方格squre数藏平台上成功发行“水运仪象台”“商饕餮铜鼎”“宋天青釉瓜棱瓷罐”等数字藏品,获得30万+的关注度。实施宋元宇宙虚实共融文旅场景开发工程,宋都御街示范项目已完成80%。清明上河园《飞跃清明上河图》球幕影院入选文旅部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试点项目。五是发展体育赛事产业。郑开马拉松赛已成功举办15届,曾获评“金牌赛事”、“世界田联标牌赛事”称号,已成为河南特色名片;打造开封双龙巷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成立汴梁棋院,举办两届“文投杯”中国围棋国手赛、“市长杯”少儿围棋赛和第35届“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等,开封奕教围棋队成功冲上围甲,入选“全国围棋之乡”;成功举办2023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十省传统武术邀请大赛、开封市武术大庙会、“传承杯”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和“东方英雄擂”中外拳王争霸赛等品牌赛事,正在创建“全国武术之乡”。六是培育新兴文娱业态。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目前已打造国家级2个,省级8个,出台《开封市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考核办法》,规范引导夜间文旅发展,推动业态集聚、消费升级。推出地标美食,培育宋“潮”夜市、宋“潮”雅集,星光天地举办“夏日夜市市集”引进摊位120余家,万岁山景区举办夜间音乐节,建业七盛角成为新晋网红夜肆打卡地。丰富旅游演艺产品,各景区每天巡回演出近600场,清明上河园推出升级版《岳飞枪挑小梁王》,《大宋•东京梦华》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万岁山武侠城打造超长景区节目单,《王婆说媒》《三打祝家庄》《打铁花》等景区演艺节目获得大量关注和好评;开封城墙景区全新打造沉浸式演艺《烽火汴梁》《微梦大梁门》等,提供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支持鼓励剧场演出发展,东京艺术中心承接多场舞台剧、音乐会、脱口秀等专场演出,素真剧场、遇上喜剧等小剧场自主打造豫剧、相声、脱口秀等演出,人民会场、大众剧院、星光剧场正在改建中,马道街汴好笑小剧场进入招商阶段。全城联动,以“城市+大剧本”形式打造中国开封“剧本娱乐之城”,多次召开剧本娱乐产业研判会,开展专题研究,由文投集团统筹负责剧本娱乐产业整体开发建设,目前宋潮之心剧本娱乐产业总部基地已建成,招商入驻55家,入驻率达到70%,原创IP《宋潮世界》规划工作正在推进,目前已在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万岁山武侠城和龙亭公园等街区、景区推出《梦华录》《仙侠奇境》》《江湖剧本杀》等沉浸式剧本娱乐;同时优化剧本娱乐场所备案办理流程,优化审批手续,目前已完成我市17家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备案。构建研学旅行格局,成功举办2023中国·开封研学旅行博览会,发布十大研学精品线路,累计打造研学旅行基地(营地)30余个,开发研学课程500多节,2节课程获评省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2条研学线路入选省研学旅行特色线路,2023年累计接待研学团队335万人次。培育宋服产业,开展“宋服推广计划”,举办宋服推广暨宋服妆造品质提升培训会,通过非遗市集、清明文化节等活动宣传推介开封宋服特色,鼓励A级景区、商业街区开设宋服妆造馆,清明上河园免费提供宋服换装服务、翰园碑林多次举办“着宋服免费入园”活动,半亩园、七盛角入驻汉服店20余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导。一是编制《开封市文旅强市“八大工程”实施方案》(暂名),从文旅品质提升、文旅业态培育、文化活化利用、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风貌建设、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利用、超级IP打造、文化贸易促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文旅项目带动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开封文旅强市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全市文旅体娱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根据我市文旅工作实践及发展需要,修订完善文旅行业奖补政策,聚焦突出问题和关键重点,针对性增减奖补内容,提高门槛,严格把关,补全短板,打造亮点,着重关注开封市文旅优势及文体娱新型业态、文化活化工程、重大重点项目和人才培养引进等领域,做强市场主体,增强奖补资金使用集中度,加强政策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建立政策和资金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资金落到实处,发挥导向作用和实际效益,拉动文旅行业整体提质增效。
2.提振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为文旅企业减负,提升从业者活跃度,切实发挥市文旅特色银行作用,做实市文旅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推动优质金融服务直达文旅项目和企业,根据开封特色找准文旅市场的特点,积极开展走访活动,找到市场主体的痛点、堵点、难点,解决文旅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规范文旅市场,营造公平的文商旅发展环境,把“优环境”作为提升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抓手,进一步提高对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以实现群众和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积极探索行政审批改革,有效提升审批服务水平,加强部门协同和数据共享,帮助文体娱业经营单位尽快完成备案,为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打造文旅强市贡献力量。
3.培育文旅业态,促进文体融合。一是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升级传统业态,巩固优势业态,培育新兴业态,布局未来业态,重点培育研学旅行、旅游演艺、夜间旅游、节事旅游、文博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考古旅游、康养旅游、智慧旅游等10大业态,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二是积极发展体育赛事,促进“旅游+体育”,鼓励旅游景区引入传统武术、风筝、石锁、沙袋、抖空竹、斗鸡等体育资源,增设体育消费项目。
文体娱业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更离不开如您这般的有识之士的参与,我们真诚地希望您在今后能一如既往,多为我市文体娱业建言献策,积极推动我市文体娱业快速发展。
2024年5月23日
相关文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