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开封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0248号提案
关于大力开展宋茶文化研究的提案及答复
开封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0248号提案
关于大力开展宋茶文化研究的提案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创造性提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理念,为新时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茶经”。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个角度全面破解中国茶叶发展的诸多疑问,是为茶叶振兴赋予的良药秘方。
河南茶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南茶北销的枢纽地和集散地。目前,河南茶叶流通企业近5万家,从业人员达135万人,产值约300亿,出口超7000吨,创汇5300万美元。茶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河南茶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对宋茶文化重视度不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茶”统筹发展理念,三者统筹起来是将茶文化放在首位,以强调茶文化对茶科技与茶产业的引领统帅作用。我们知道,中国茶叶历来就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即唐代确立了茶叶制饮的基本范式,茶文化更是在宋代达到了发展的高峰。茶成为宋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乡闾庶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宋代时期,茶艺也随着茶叶贸易走向世界。河南作为我国宋茶文化的发源地,但是我们对宋茶文化的重视的程度有多少呢。
2.对宋茶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我们对茶的认知更多来源于电视剧《清平乐》《大宋宫词》《知否》等。剧情中的宋代点茶的情景实际上宋代点茶技艺表演,还有更多的如末茶、绣茶、茶百戏等宋茶技艺文化。另外宋茶加工制作、茶树管理,销售等以及点茶使用的工具等等,都是宋茶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开封作为宋茶文化的发祥地,只有在开封民间进行宣传和研究,具体政府部门对宋茶文化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
3.对宋茶文化开发研究的资金投入不够
宋茶文化的研究只是在民间进行研究。例如开封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东大师,作为河南省宋代点茶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在研究和挖掘宋茶文化方面。虽然河南省有关部门投入部分资金,大部分是靠他个人去筹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远远不够。很多宋代茶文化技艺还得不到推广与传承,宋代制茶形不成产业。
4.宋茶文化人才短缺。
例如,我省某市文旅部门到日本表演宋代点茶技艺,结果遭到日本人的异议,原因是我们所表演的宋代点茶技艺所使用的茶盏、茶筅和手法都是日本茶道所使用的,原因是我方没有这方面儿专门人才。没有搞清宋代点茶使用的茶具、手法和日本、韩国茶道是不一样。
建 议
1.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宋代茶文化宣传和资金投入
建议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支持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对我省茶文化的研究,重点是宋代茶文化的研究;在不同的新闻媒体报道宣传宋代茶文化。加大与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等省联合,共享宋代茶文化研究成果。把宋代茶文化推广的国际上。在河南建立一些宋代茶文化博物馆和宋代茶具博物馆等。
2.挖掘宋代制茶工艺在茶产业和茶创新有所突破
通过对宋代茶书著作,如茶录、大观茶论等书籍研发,进行茶叶科技创新,采用古法制茶,进行茶叶的深加工,形成一系列的古法茶叶产品。拉长茶叶产业链,为我省茶叶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茶叶产值。
3.大力培养宋茶文化人才。
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开办。茶叶种植与茶艺与茶文化等专业来培养宋茶文化方人才,培养一批在宋茶技艺方面的非遗传承人。
4.继续举办第二届中国开封宋代点茶技能大赛。
2023年11月25—27日。由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开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开封大学和开封市茶文化研究会承办的中国开封首届宋代点茶技能大赛在开封大学举行,受到国内央视等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建议河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共同把中国开封宋代点茶技能大赛纳入省赛,争取2-3年纳入国家大赛。
开封市人民政府
对省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0248号
提案的答复
丁永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开展宋茶文化研究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开封市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书法名城,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盘鼓之乡、中国木版年画之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宋代茶艺是开封北宋特色文化,也是中国茶史重要的一页,也是中国茶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一个时期,更是政府利用宋茶对外交流的重要抓手。目前宋代茶艺点茶成为国礼,用宋代茶艺点茶接待外国政要,亚运会用宋代点茶推介我国饮茶文化,全国各地都在紧抓抢注点茶技艺,全国点茶热成为茶届主流文化。
宋代点茶是一种专项职业能力,目前已作为我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由职业技能评价机构对劳动者某一专项职业能力进行评价考核,并对考核合格者颁发国家统一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技能鉴定活动),并纳入我省2024年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指导目录D类。
在宋茶文化的推广和保护方面,2023年11月,由省茶文化研究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办,开封大学、开封市茶文化研究会承办的首届宋代点茶技能竞赛在开封大学开幕,省市领导出席活动,全国有150余人报名参赛,并受到国内媒体报道,社会反响好。对参加点茶竞赛并取得前5名成绩的孙晓颍等选手,承办单位已报请授予“开封市技术能手”称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按相关规定核准后,在2024年度授予。开封大学作为承办方,最大努力为赛事提供各项优质的服务,为参赛选手搭建弘扬宋茶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旨在通过参赛选手围绕竞赛项目,发扬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在宋茶文化的展示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承办了开封市2023年茶艺师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各参赛选手分别参加了自创茶艺、理论知识问答、规定茶艺展示三个比赛项目,选手们技艺娴熟、各展风采,精准展现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开封市茶文化研究会,第一届会长由张家顺同志担任,第二届由王东同志担任。目前协会会员124人,副会长8人、秘书长1人。协会主要是研究开封饮茶文化为主,会员来自高校、社会等专业茶艺人才。协会技师以上人才15人,一级大师3人,省政府任命茶艺大师2人。协会从2015年开始结合菊花文化节开展茶文化相关活动。已经成功组织“建盏回家”活动五届,全国点茶技能大赛一届。清明文化届展演两届。组织公益培训30场,全国培训100多场。向人社部申报的“宋代点茶”“宋代末茶”“宋代绣茶”“茶百戏”四项工种已经申请成功,成为人社部新型技术工种。目前,河南省人社厅已经批复设立技能鉴定站。协会培养传承和技师人才5人,培养非遗传承人5人,收徒45人,全国义务培训学员1万多人次。
2022年,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推荐,开封文化研究会成功获批王东(茶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累计取得奖补资金20万元购置一批设施设备,持续开展培训、研修、攻关、交流等活动,培养高技能人才50余人,进一步加大了宋代点茶技能的攻关、传承、推广。
宋代茶艺代表开封市先后接待过十多位副国级领导,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向巴平措等给予较高评价;韩国茶道教育会金会长看完宋代茶艺后,对宋代茶艺的技能无比钦佩,当场赋诗并赠送友好旗帜,并连续三年包揽了杭州举办的点茶大赛所有奖项。为了传播非遗宋代茶艺,我市茶文化研究协会会员带领徒弟和学生先后参加中央一套《新闻30分》、三套春晚《东西南北中》新春献福、央视四套《奔跑吧课堂》和中宣部推介传统文化,派著名演员张晓龙配合拍摄《宋代茶艺》、央视七套《大国农道》、央视九套《宋金人的快乐生活》、央视十套《文明密码》、央视外文国际频道频道、央视少儿频道《大风车》、河南电视台“豫见河南”直播专访,河南卫视在线直播宋代茶艺等栏目拍摄,河南省非遗中心点茶宣传片拍摄等等。
结合您的建议,下一步我市将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推荐申报宋茶文化博物馆。根据《博物馆管理办法》,建立博物馆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建立博物馆,具有固定的馆址,设置专用的展厅(室)、库房和文物保护技术场所,展厅(室)面积与展览规模相适应,展览环境适宜对公众开放;具有必要的办馆资金和保障博物馆运行的经费;具有与办馆宗旨相符合、一定数量和成系统的藏品及必要的研究资料;具有与办馆宗旨相符合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和消防设施;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申报民办博物馆,根据我市民办博物馆的具体要求,具有固定的适宜的办馆场所,展厅面积不低于400平方;具有与办馆宗旨相符合、构成体系的藏品及必要的研究资料,藏品不少于300件(套);具有必要的办馆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流动资金最低限额50万元;以及符合《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民办博物馆章程示范文本(试行)》》《博物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等。按照相关要求,文化行政部门积极推荐宋茶文化博物馆的申报和成立,促使宋茶文化及相关实物得到妥善保护和保存。
二是支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示范馆。申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支持宋代茶艺市级代表性项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示范馆,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传习、传播等任务。
三是加强对宋茶文化的关注和挖掘。充分激发宋茶文化的市场价值,使之合理化发展走入市场经济,促进宋茶文化的改造和革新,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生活节奏及审美,在市场运作的同时保留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实现非遗传承保护的合理产业化发展。
四是加大对宋茶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广泛吸纳各界力量,搭建宋茶文化交流与保护平台,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宋茶文化保护与发展,在人才培训、宋茶文化传承保护等相关业务方面加强沟通与协作,建立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推进宋茶文化传承保护产业化发展的持续性。
五是培养和挖掘更多的宋茶文化人才。把握宋茶文化保护传承的规律特点,推动传统文化和区域职业教育融合,立足课堂,构建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积极开发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依照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地域特色发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适合职业院校的教学方法。立足本地,突出“宋茶”文化特色,积极围绕当地产业做文章,为区域培养留得下、用得上的人才,加强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打造中国茶文化名城品牌,大力挖掘、保护、利用茶文化,大力宣传开封茶文化,积极开展茶事、茶艺活动,促进茶旅融合。
六是积极支持各项宋茶文化活动。依托各大节庆和文化交流活动平台,增强互动演示、体验教学等功能,开发提供体验、研学等旅游服务,让广大市民和全国各地游客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七是推广实施宋茶文化传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传承实践能力。定期组织宋茶文化项目传承人、工作人员培训班。鼓励传承人带徒授艺,举办专题技艺讲座。
八是组织开展进校园活动。筹备校园为平台的教育示范基地,组织大中小学校开展宋茶传统文化体验和比赛,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鼓励支持宋茶文化传承人在院校举办传统工艺弘扬与普及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依托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积极开展面向社区的宋茶文化展演、体验、传习、讲座、培训等活动,使各级公共文化机构成为普及推广宋茶文化的重要阵地,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增强传统文化的社会认同。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强宋茶文化传承保护与产业化发展工作。感谢您对开封宋茶文化的关注,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为我市宋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做出更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2024年5月23日
相关文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