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开封市人民政府
对河南省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1311080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杨好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破解河南省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困境”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将集团化办学作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探索了一条符合开封市教育实际的集团化办学“开封路径”,我市集团办学工作不断深入,各教育集团深入融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有效破解了“入学难”和“择校热”的问题。
一、我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情况
自2020年7月,我市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开封市共成立八大类型(紧密型、联盟型、合作型、项目型、紧密+联盟型、紧密+合作+跨区域型、紧密+联盟+合作型、紧密+项目+合作型)义务教育教育集团55个,覆盖全市(三县六区)200余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涉及学生193503人,教师11560人。此外还正在探索“公民协作”新模式,由开封市求实学校帮扶柳园口中学、鼓楼区实验中学(原仙人庄中学)和顺河区第十八中学。在2022年河南省首批优质教育集团遴选中,我市十三中教育集团、十四中教育集团、金明中小学教育集团、一师附小教育集团、二师附小教育集团荣获嘉奖。
二、我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成功经验
一是政策支持,构建集团化办学“四梁八柱”。开封市出台《中共开封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开封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科学指导我市集团化办学工作,鼓楼区、顺河区、禹王台区、示范区、龙亭区、杞县、尉氏县分别制定各县(区)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目前,我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四梁八柱”已经构建完成,集团化办学日渐规范。
二是共通共融,打造集团化办学管理机制。我市各教育集团秉持共通共融理念,坚持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四个统一,打造集团化办学管理机制。在牵头校的统筹规划下,各成员校层层管理,块块落实。坚持联席会议制度,校区巡视制度,教学共管制度、德育共享制度,有效促进了各成员校的协同管理与合作。如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教育集团已形成涵盖26项行政制度、13项德育制度、41项教学制度和35项后勤制度的完整统一的管理制度体系。
三是强化考核,建立集团化办学考评激励体系。我市建立了科学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由集团化办学改革领导小组每年对集团学校进行统一考核,统一评价。对于考核评价优秀的教育集团总校长年终考核定为优秀,在各项荣誉评选时予以倾斜。对互换的干部教师工作业绩定期总结考核,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各教育集团进行跟踪问效,在资金安排、评优评先、教师职称评定、教师培训等方面进一步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在名师、省市骨干教师、省市名班主任等评比中向牵头学校派出教师倾斜。
四是加大投入,建立集团化办学经费保障制度。我市制定了集团化办学经费保障制度,将集团化办学纳入专项经费财政预算。2020年,为11个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专项课题拨经费31万元,奖励市区各教育集团经费10万元。2021年,加大了对集团化办学试点学校资金投入与奖补力度;加大师资培训经费,2022年,5月份组织了16名市、县(区)教体局领导及校长到杭州进行为期一周的集团化办学跟岗学习。
五是特色发展,形成集团化办学“一校一品”格局。在鼓励我市各教育集团坚持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根据各成员校实际走特色发展道路,着力构建各成员校形成“一校一品,各美其美”的新发展格局。如开封市第十四中学教育集团充分提炼航天校区“敦本务实”和顺河校区“尚雅学府、育人以雅”的不同校园文化内涵,“实”教育和“雅”教育相辅相成,特色鲜明,显著提升了集团师生对集团教育理念和核心文化的认同感。开封市一师附小教育集团本部校区开发实施“醇香园课程”,恒大校区以体育活动和劳动实践活动为特色,东湖校区积极探索小学与初中的顺利衔接。
六是做好宣传,总结集团化办学成功经验。我市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宣传工作,截至目前,市电视台、教育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宣传我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成效、特色、亮点等300余篇。各集团使用统一名称,通过公众号、微博、头条、微信、抖音等渠道展示集团化办学成果等1000余篇。2022年,我市一师附小教育集团、二师附小教育集团、金明中小学教育集团、十三中教育集团、十四中教育集团荣获河南省首批优质教育集团荣誉称号,我市抓住这一有利契机,要求以上五个教育集团及时总结成功经验,拍摄宣传视频,在市教育电视台、开封教体局官方微信进行展播,有效提升了我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美誉度。
三、我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集团内部思想统一不够。还存在个别集团校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而非集团化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统筹安排工作的现象,主要是集团意识尚未形成。
二是教师交流的力度不够。集团化办学的初衷是推进均衡发展,破解择校热难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取得的效果与百姓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与教师交流不充分有较大关系。
三是对集团化的奖补力度不够。如集团化跨校区开展师资培训、科研、教研、德育活动、家长会、表彰会等,存在场地不足、路途不安全、组织难度大、缺乏经费等问题,而市财政对集团化的奖补并不足,基于此,有许多活动未能真正开展,集团内部的共建共享也容易架空。
四是县域集团化办学覆盖面仍然较低。目前,我市主城区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面较大,顺河回族区已实现全覆盖,鼓楼区覆盖面达到75%,市属学校覆盖面达到近70%。但相对来说县域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面较低,仅杞县达到了31.25%,其余县覆盖面均为个位数。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积极上通下联,扩大集团化办学覆盖范围。首先,上联省内外知名学校,提升集团化办学品位。其次,中通市内各类义务学校,探索实施多种形式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最后,下畅乡村小学校,各县区全面构建“集团有品牌,校区有特色”发展格局。
二是搭建资源服务平台,共享基础设施与课程资源。首先,要把一些闲散的、富余的、找不到出路的优质资源聚集起来,进行资源重组或优化配置,促进学校之间、区域内部优质教育的均衡配置和协调发展。其次,开发软件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资源。要打破校际界限,积极推进特色课程开发。推进“互联网+教学”模式改革,搭建线上资源共享平台。
三是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推动教育集团之间的深入融合。我市将加大对各个教育集团的政策性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优化领导结构。要求各个教育集团优化管理结构,形成集团发展共识。
四是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健全人才流动机制。首先加大面向社会公开招教力度,通过定向选招优秀教师,稳定教师队伍。其次推行“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市直学校教师交流使用的岗位管理机制。第三全面支持教师交流轮岗,畅通交流轮岗业务“绿色通道”。第四优化调整岗位设置,持续提高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第五持续完善年度考核办法,适当提高年度优秀比例。
五是创新生源分配办法,探索多样化学生培养方式。建立生源预警机制,做好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切实做好公民同招,规范招生模式,确保学校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细化普通高中分配生方案,创新多样化学生培养方式,强化集团整体育人功能。
2023年5月25日
相关文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