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2021-08-19
  • 开封市人民政府

开封市人民政府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40389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魏跃进、齐瑞云、杨好勤、陈淮、王新国等5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开封原河南省督抚衙署及省府遗址遗存保护开发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收悉。经与省文物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开封市“省府文化”的传承情况
  开封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作为八朝都城的时间达575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之地。从元代始,在承继都城文化的基础上,开封作为省府更长达700年之久。古都文化在省府文化发展中传承,省府文化在古都文化影响下发展,并在发展中持续吸纳中外优秀文化,营造出特有的人文景观。在省府时期,开封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时有罹难但又奇迹复兴。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这里演绎,如于谦、马可波罗、李自成、乾隆、林则徐、冯友兰、冯玉祥、康有为、李大钊、吉鸿昌、吴芝圃、陈再道、李雪峰等等,无不为我们留下一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如中心文化、仁和文化、不屈文化、重教文化、守创文化等绚丽的“省会文化”。开封省府文化积淀着河南人民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河南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河南人民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丰厚滋养。
  二、开封市“省府文化”的规划情况
  开封作为河南省省会长达700年之久,创造了丰富的省府文化及大量的省府文化遗存。对于丰富且分散的省府系列文物遗址,进行合理规划和充分展示是非常必要的。一是在已完成的《开封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规划》中,对17.4平方公里的宋都古城进行整体保护,划定“四厢二十坊”,重点对明确古城“保护、修补、保留、更新”四种模式。对省府大院、河南大学等能够具体体现省府文化的区域划定厢坊。二是在已完成的中山路沿线改造方案中,重点对省府大院进行详细设计;在已完成阳光湖周边区域改造方案中,对河大明伦校区进行统筹考虑。三是推进省府文化游。规划有3条游线:第一,近代史迹游——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人民会场-开封宾馆-鼓楼-书店街-马道街-河南水利专科学校-静宜女中-孙中山铜像-杨靖宇将军读书处等;第二,革命史迹游——抗战时期中共河南省委旧址-中共豫陕区委旧址等;第三,历史遗迹游——山陕甘会馆-文庙棂星门等。四是结合《开封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规划》制定的“四态四化”项目库,制定省府系列文物保护展示项目库,资金投入近5亿,启动阳光湖、中山路周边民国文化保护相关工作。五是结合中山路千年轴线文化带建设,重点推进省府大院改造提升。将省府大院作为行宫角文化区的核心区,突出民国风貌建筑特色,进行集中修缮。通过活化用地,打造集文化展示、酒店住宿、会议接待以及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省府文化公共服务街区。具体修缮中,原河南省委办公大楼改造成会议中心,原地委办公大楼延续培训功能;冯玉祥主豫办公楼旧址继续保留冯玉祥纪念馆的文化服务功能,开封档案馆保留原有功能,配套建筑植入民国历史展示功能;以汪伪时期河南省政府建筑为核心,新建配套建筑作为商务接待功能;保留原省府大院南大门,并以此为核心形成公共文化广场空间,新开辟地面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在南侧机动车主入口,保留的建国初期建筑用作配套休闲服务功能,新建省府饭店提供餐饮婚庆服务;传承冯玉祥主豫期间大力兴建图书馆,建设“书香开封”的历史,延续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设置省府图书馆及文化教育中心;东部针对保留价值较低的建筑予以拆除形成东入口广场,居住小区内拆除的搭建建筑可以腾出空间打造舒适的绿地活动空间,提高环境品质。未来,将整体上形成北部明清传统院落建筑群、中部民国风情传统建筑群、南部苏式风格年代建筑群、东部宋式风韵古都建筑群四种修缮模式。
  三、开封市“省府建筑”的保护利用情况
  开封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资源丰富。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结果,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900余处,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347处353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27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42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4处。
  1.重视文物建筑保护。我市将文物保护,特别是省府时期的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作为文物保护的重中之重。对包含“省府文化”的文物建筑中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相继组织进行了全面普查,调查了周边环境,绘制结构图纸等,并在《开封日报》专版刊登公布了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制作了保护标志牌进行挂牌保护,受到了河南省文物局的赞扬。同时,对城区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制作了完善的档案,涵盖文物描述、照片和部分图纸等资料,形成了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
  2.申报文物保护单位。我市非常重视省府时期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相继组织编写申报文本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河南省教育厅旧址、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人民会场等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2020年7月份开展的河南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中,将所有带“省”字头的文物建筑均列入此次第八批省保的申报目录中,特别是将河南省府旧址、冯玉祥主豫办公楼旧址等省府建筑作为申请省保单位的重点申报对象,市文物部门组织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为见证“省府文化”的文物建筑申报八批省保提供充分详实的史料依据。目前,申报材料已上报省文物局审核。
  3.做好编制保护工作。我市完善“四有”工作及编制《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积极申报省府时期文物建筑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监督管理和文物安全监测,及时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标志牌,完善了“四有”工作。对新发现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及时完善了相关材料,形成了数据库。同时,根据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现状,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及时编制了《维修方案》。截至目前,已编制《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河南省博物馆旧址》、《河南省教育厅旧址》、《冯玉祥主豫办公楼常委楼(省府旧址)维修保护方案》等6处文物保护单位维修方案,为切实做好文物单位的保护及维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省府旧址(冯玉祥办公楼旧址)保护情况。为进一步推进“省府文化”的保护与研究,更加重视近现代文物建筑的政治和文化价值,鼓楼区对省政府遗址及相关建筑群内租户进行了清理,加强巡查,增设消防设施,确保省政府遗址及相关建筑群的安全。同时,该区正在摸排整个省府旧址区域内建筑产权,谋划建设博物馆展览馆等展示利用思路,为开展下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申报省级文保单位工作情况
  针对《提案》中提出:关于“加快原省政府旧址及相关民国建筑群申报省级文保单位的审批时间”建议,省文物局高度重视,要求开封市文物局推荐该处遗存申报省级文保单位、做好旧址保护管理工作等。目前,我省正在开展的第八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已经过专家评审阶段,开封河南省政府旧址被省文物局确定为重点推荐项目,经过相关程序后将会向省政府推荐公布。若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八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省文物局将在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依据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制度,将可以利用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对该旧址进行维修保护,尽快解决一些急需处理的安全问题。
  感谢你们对我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开封市人民政府
                                         2021年6月20日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