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80号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的建议
(103号 领衔代表:李 峰 2022年1月)
郑开同城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的重大部署。中牟地处郑开之间,是郑开同城战略的主要承接地和发展主战场。中牟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成全省对外开放窗口、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东强”目标,切实肩负起“为全市发展挑重担”的时代使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郑开同城化发展的支点作用,努力构建郑开同城化发展“桥头堡”,全面推进国家中心城市东部新城现代化建设。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省市及我县高度重视郑开同城化发展。在2021年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提出了“加快郑开同城化规划编制,探索设立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和“推动郑开同城化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决策部署。特别是省委书记楼阳生在郑调研期间,提出了“郑州要出重彩、成高峰,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努力打造‘四个高地’,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提质进位”的要求,对郑州的发展明确了新的目标、指明了新的方向。而郑开同城化发展是推进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打造“四个高地”、构建郑州大都市圈的重要支撑,郑开同城化发展在新目标、新要求中有了新的定位、新的内涵、新的使命。
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省市谋划层面上。目前,郑开同城化发展还处于起步谋划阶段,省市均未成立郑开同城化发展相关推进机构,缺乏强有力推进机制,在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完善等深层次问题上无实质性重大突破。《郑开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处于前期调研、材料收集阶段,示范区及起步区具体范围尚未明确;相关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有关政策举措尚未出台。二是在区域联动方面上。由于缺乏联动推进机制,郑州、开封在发展方向、功能定位、产业协同等方面缺乏引导约束,两市停留在表面的一体化,未进入同城化发展的深层次阶段。受行政区域管辖的影响,相关区域仍处于各自规划、各自建设、各自推进的模式,虽然有一定的衔接沟通,但是区域协同力度不够,联动发展有待增强。
二、发展机遇
在河南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深入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规划建设郑开同城化先行示范区,赋予省辖市级项目管理权限”。郑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对推进郑开同城化建设进行了谋划,明确提出“规划建设郑开同城化先行示范区为引领,强化郑州和开封资源要素统筹同用、城市功能聚合互补、产业体系错位布局、公共服务共建互享,打造中原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三、具体建议
当前,加快郑开同城化发展,已经成为推动郑开协同发展、深化郑开协作的客观需要。为切实加快郑州“东强”战略的布局和实施,助力郑州大都市圈建设,我们建议:加快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尽快启动建设郑开同城化发展先行示范区。
(一)规划土地方面。建议尽快确定郑开同城化示范区及先行示范区范围,在编制《郑开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中牟现实发展需要和未来使命担当,优先保障和解决先行示范区内国土空间指标、年度建设用地指标等。
(二)产业发展方面。先行示范区作为未来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区域,更应承担产业发展的探索和创新。建议省市在引进和布局重大产业项目时更多布局中牟,特别是在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充分发挥中牟良好的区位优势,加快布局、引进培育。同时,尽快出台支持先行示范区系列产业政策和扶持基金,如设立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方面政府引导资金。
(三)重大设施方面。建议加快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先布局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路,加快推进地铁8号线、K2快线及陇海快速路东延、郑开快速路建设;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着力布局高端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探索实施先行示范区内土地出让金的省级留成部分全额返还用于支持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省市按照一定比例给予支持等。
(四)体制机制方面。建议尽快在省市级层面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统筹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郑州与开封尽快建立协调议事机构,围绕财政、规划、管理、交通、生态、产业等方面,建立有效管用的协调推进机制。同时,围绕先行示范区建设,尽快制定出台《郑开同城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对近期及中长期工作进行谋划部署。健全完善评价督导机制,确保先行示范区建设真正取得实效。
相关文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