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2021-08-19
  • 开封市人民政府

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157号建议
关于规划、建设“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及积极申报世界双遗产的建议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类 别: 科教文卫
  领衔代表:王爽 代表团:开封代表团
  联系电话:13503716777
  通讯地址:开封市龙亭西路5号清明上河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再次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安排部署,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成为了全国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同时,河南省出台《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构建“一带一核三山五区”文化旅游发展布局,其中“一带”就是要“建设体现中华悠久文明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民族品格和时代价值,建设沿黄河旅游风景道,依托重要文化遗存打造具有鲜明黄河文化标识的项目,推动黄河文化活态传承,使黄河文化旅游带成为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地标和情感纽带。文化旅游发展布局的提出,不仅为我们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道路,也为我们以文旅融合开发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帶和黄河文化国家公园找准了发力点。
  河南是黄河流经的重要省份,黄河河南段在沿黄九省区中,因其自然地貌多样、历史遗存丰厚,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深入挖掘河南的黄河文化对丰富和表现中华黄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黄河流域九省区中,叫得响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也只有宁夏的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和陕西的壶口瀑布,而河南黄河段却缺少重量级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黄河流经河南,其三分之二是属于黄河下游平原。黄河冲出峡谷流入平原,经常泛滥、改道。为了与黄河水患作斗争,历代人民筑坝防患,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河床高出地面的悬河,其中以新乡段为最高,而开封段最为有名,素有“悬河奇观”和“城摞城遗址奇观”之称。
  河南黄河下游两岸人民与水患的斗争史,是中华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和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形成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因此,为了更好的展示和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的故事,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树立保护与治理黄河的信心和决心,建议在黄河开封段选址规划建设“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并将“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积极申报成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项目,做到保护和开发并重。
  具体建议如下:
  一、将“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选址、规划、建设,统一纳入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带统筹考虑,并将此项目列入河南省十四五规划和省重点项目,力争把“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精品文化旅游项目。
  二、“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核心区,主要以黄河悬河景观和黄河悬河文化博物馆为主体,突出保护和展示功能;在“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实验区,可以考虑以黄河民间文化、民间传说和民间习俗为主体,突出黄河悬河地域特有的民间文化。策划上演大型实景演出《大禹治水》,同时,以此项目为龙头,辐射沿黄周边的乡村旅游和文旅小镇,打造黄河悬河文化国家旅游度假区。
  三、以省发改委、文旅厅、文物局牵头,组建“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申报机构,以“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为依托,力争十四五期间,“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进入国家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申报预备名录。
  四、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力量,引入社会资金对“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进行开发投资,实现国家统一规划,多种投资主体共同建设的格局,实行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分离,早日建成“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并以“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项目为引领,带动河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的发展。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