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2021-08-19
  • 开封市人民政府

开封市人民政府
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57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王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划、建设“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及积极申报世界双遗产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收悉。经与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开封是黄河岸边的著名古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留给开封璨若星河的文化资源,世界历史上,只有开封在与河相伴的过程中,拥有如此跌宕曲折的历史和璀璨夺目的文化,既造就了“汴京富丽天下无”的辉煌,也历经了“开封城,城摞城,城下埋着几座城”的沧桑。在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和深度挖掘开封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建设“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及积极申报世界双遗产是十分必要的。您提出的《建议》,完全符合我市关于建设“一带、一城、一中心、一讲述地”黄河文化旅游标志性工程的战略构想,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有助于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谱写新时代开封更加出彩绚丽的篇章。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扎实落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三次会议精神,抢抓黄河文化发展战略机遇,依托丰富的黄河文化和自然、人文资源,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主线,打造开封“中华母亲河”文化旅游品牌,面向世界讲好黄河与开封故事,推动开封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复兴。
  (一)建立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各项重点任务
  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参照省领导机制,成立了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开同城化发展、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统筹协同强力推进。先后专题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学习,召开领导小组会安排部署,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谋划,多次开展实地调研活动进行督导落实。市主要领导多次赴国家、省汇报衔接,推动我市重大工程、重大事项纳入上级规划。印发了年度工作要点,明确了规划编制、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带、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等5个方面20项工作任务。
  (二)做好顶层设计,“四梁八柱”初步形成
  一是规划引领。委托国家发改委编制开封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委托黄委会规划设计院编制黄河滩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找准了打造“三区一基地”的战略定位,谋实了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郑州与开封同城化发展,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六大任务举措,着力打造黄河文化核心展示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黄河流域大都市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时代弘扬焦裕禄精神传承基地。在编制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过程中,与国家黄河规划充分衔接,明确“一都四城”发展定位,高水平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全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黄河流域水治理生态城、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品质宜居消费智城”。二是政策支撑。积极对接国家、省“1+N+X”规划政策体系,完成16项重大专题研究,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为引领,全面编制了开封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规划、开封水生态文明及四水同治总体规划、沿黄区域总体城市设计等6个相关规划。加强宋都古城保护修缮,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先后完成了《开封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规划》等20多项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了《河南省开封城墙保护条例》《开封古城保护条例》等法规,成立河南省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领导协调机制,召开三次省级协调机制会议,推动文化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着力构筑与西安汉唐文化、北京明清文化齐名的开封宋文化品牌。三是项目带动。建立了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库,谋划储备项目818个总投资6000亿元;2020年重点实施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带(新区段)、赵口二期、兰考县黄河滩区生态农业基地等37个重大项目,实际完成投资70.48亿元。
  (三)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一是围绕“一带”,打造一个文化浓郁、特色突出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一条以沿黄旅游景观大道、S312和黄河大堤堤顶路为轴线,生态多样性的黄河生态廊道;开发一个湿地观鸟、文化体验、野外徒步露营等多重体验于一体的国家级黄河旅游度假区;建设一套开封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等。串珠成线,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带。二是建设“一馆”,打造自然黄河悬河奇观展示地。通过建设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展示开封“依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衰”的历史文脉,展示黄河民间文化、民间传统、民俗民居等黄河文化,进一步增强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斗争精神。三是突出“一城”,加强宋都古城保护利用及文化传承创新。依托《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规划》,推动地上遗存保护利用与改造复兴。突出抓好“三条文化带”和“四厢二十坊”,努力将古城墙文化带打造为生态旅游环和文化创意产业带,将千年中轴线文化带打造为宋文化传承展示主轴文化带,将大运河及水系文化带打造为古城水生态公共文化体验带。以历史文化街区和风貌区为重点,实施古都风貌再现工程,明确古城四厢二十坊“保护、修补、更新、保留”的实施策略,突出古城和文物保护,避免大拆大建,用绣花功夫做好古城每一寸土地的保护、建设和发展。依托《北宋东京城遗址保护规划大纲》,对地下遗存实施有计划的考古发掘与活化展示,形成地下考古遗址连廊,建设一批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馆,揭开“城摞城”千古文明之谜,并用高新技术手段讲好黄河故事、运河故事、城摞城故事、宋文化故事。实施智慧交通畅达工程,规划建设文化旅游专线,串联古城内各重要片区、街坊、景区、景点及展示馆,实现古城内外交通顺畅通达。实施古城水生态保护工程,进一步完善古城水系,以水润城。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完善地下水、电、气、暖、通信等管廊。实施人才支撑工程,结合“汴梁英才计划”,着重引进一批文物保护、文化产业方面的高端人才,把开封打造成文物保护、文化旅游方面的人才集聚高地。实施管理提升创新工程,深化国有文物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实行“管委会+文管所+运营公司”模式。通过以上工作,撬动文旅消费新动能,增强古都发展新动力,形成处处是景、步步留人、月月有节、时时消费、项项有故事、链链相融合的全域文旅发展新格局,实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四是打造“一中心”,建设国际黄河文化交流中心。依托百年名校河南大学老校区、千年铁塔和明清城墙和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打造黄河国际文化论坛永久会址,研究阐述弘扬黄河文明和黄河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建设国际化黄河文化研究传承基地。五是做亮“一讲述地”,建设东坝头中国共产党治黄故事讲述地。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封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打造国家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进一步砥砺民为邦本的为民初心。
  二、《建议》重点事项推进情况
  (一)抢抓政策机遇,精心谋划项目。为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黄河文化重要标志,我市围绕黄河高质量发展,谋划申报了开封宋文化传承展示工程,目前,该项目由省发展改革委上报国家,申报拟纳入国家“十四五”重大工程;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北宋东京城顺天门(新郑门)遗址展示馆、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8个项目已纳入省“十四五”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其中,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是我市谋划建设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的重要抓手,该项目已列入省“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河南段)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省重点项目、国家黄河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库,开封市力争将“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打造成世界级的精品旅游项目,从而形成开封旅游“一园、一城、一河”的大格局,为开封文化旅游的提质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分区规划建设,项目有序落实。一是全力打造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核心区。以黄河悬河景观和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为主体,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打造黄河文化和治理文化展示区、研学科普教育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项目总投资约7.2亿元,其中已争取专项债资金2亿元,目前,已完成项目选址,市发展改革委等相关局委正在完善项目前期手续,确保项目早日投入使用。二是支持建设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试验区。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19年中国旅游演艺机构十强,旅游演艺经验十分丰富,我市支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悬河展示馆建设运营并策划上演大型实景演出《大禹治水》。我市注重对沿黄周边的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利用,积极推进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休闲观光园区、生态旅游示范镇、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研学旅行基地的培育和申报工作。2021年5月,向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上报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休闲观光园区等20余家,积极助推沿黄文旅资源的保护利用,为后续打造黄河悬河文化国家旅游度假区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积极推进黄河省级湿地公园。黄河省级湿地公园作为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生态廊道示范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已经开始建设。开封柳园口黄河省级湿地公园建立管理机构,完善湿地公园立桩标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的保障机制,以保障省级湿地公园工作的顺利推进。近期,按照《开封柳园口黄河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已种植了大叶女贞4000多棵、樱花2000多棵、白蜡1000多棵,还种植了法桐、国槐等其他树种,为下一步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对上衔接,积极争取支持。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积极向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等省直部门对接、汇报,加快推动“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进入国家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申报预备名录。在加快推动开封城墙申遗的基础上,使我市再添一项进入申报预备名录的世界遗产。
  (四)引入社会力量,创新开发模式。我市充分发挥各区及社会的积极性,形成了多种模式开发、多个主体共建、千帆竞发、竞相发展的新开发模式,先后成立了开封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封市宋都古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开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开发主体。2020年8月,开封发投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与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开封清园黄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具体负责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项目开发建设及运营,实现政府统一规划,多种投资主体共同建设的格局,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三、省直单位工作情况
  (一)省发展改革委工作情况
  一是积极推进纳入规划。积极将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纳入相关规划。2021年4月14日,省政府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将悬河文化展示馆作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程重点项目列入“文化强省建设重大工程”专栏。同时,在研究编制《河南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时,充分考虑对包含开封地上悬河文化展示园(含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在内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进行综合布局。二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将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建设作为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申报国家纳入“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同时,将黄河悬河城摞城展示馆项目纳入2021年大运河沿线各市(直管县)重点推进项目表,拟报请省政府同意后随2021年工作要点一同印发各地、各部门。
  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正在编制的《河南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积极对接开封市、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等单位加快推进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建设,同时,配合开展“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双遗产申报工作。
  (二)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工作情况
  由于地形和地质构成因素的影响,泥沙在黄河中下游淤积,形成了河床高于流域内城市的“悬河”景观 ,特别是以开封段最为典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省启动了河南黄河流域文物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并将开封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纳入其中,成为河南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不可估价且无法替代的珍贵财富。把优秀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能够有力增强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展示工作,促使其代代相传、永世共享。按照部门职能配置,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将积极协同审核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申报项目,尽职尽责做好相关工作,力争使“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进入国家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申报预备名录。
  (三)省自然资源厅工作情况
  一是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面。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加快重点流域、区域专项规划编制。目前,正在编制河南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和黄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现已拿出初步方案,正在深化完善。在规划中,将统筹究相关用地的布局和范围,留足发展空间。二是关于土地利用计划保障方面。按照国家推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改革的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空间布局约束下,坚持计划指标跟着项目走,对纳入《重点保障项目用地清单》的项目,充分使用国家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切实保障有效投资用地需求。关于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建议开封市相关部门积极申报并争取将其纳入年度《重点保障项目用地清单》,使用国家新增计划指标。关于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建议开封市相关部门积极申报并争取将其纳入年度《重点保障项目用地清单》,使用国家新增计划指标。三是关于用地报批保障用地方面。主动服务,做好前期工作。对列入《重点保障项目用地清单》的重点项目,坚持用地审批“绿色通道”服务,按照提前介入、主动服务、随到随办、特事特办原则,帮助项目单位熟悉用地政策和申报程序,对重点项目用地积极开展项目前期调研,及时掌握用地报批进展情况。
  (四)省林业厅工作情况
  一是关于“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问题。按照机构改革后的“三定”规定,省林业局承担“组织审核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会同有关部门审核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的申报”职责。《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城建2015]190号)明确申报世界产应满足五个基本条件:“(一)满足《世界遗产公约》《世界产公约操作指南》关于世界遗产突出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等有关标准、条件和要求;(二)编制了申报项目的保护管理规划(三)按程序列入《中国国家自然产、自然与文化双产预备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四)属于依法划定的省级及以上风名胜区等保护地(五)具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省林业局积极支持以拟建的“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为依托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同时建议,开封市尽快按照申遗的五个基本条件开展相关工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申报提供必要条件。二是积极支持开封市生态保护修复和林业建设工作。
  省林业局将继续支持开封段沿黄生态道建设;同时,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开展区域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项目工作安排,积极争取将“开封市黄河下游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项目”纳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规划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项目范围,支持开封市黄河下游开展生态保护系统治理,为成功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目前,开封市正处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郑开同城化等国家、省重大战略的机遇叠加期,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未来前景值得期待。下一步,我市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引领,进一步深化对黄河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研究,做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二是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资源规划局、市林业局等有关部门积极与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等省直有关单位沟通、对接,争取省直部门对我市的支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关项目早日建成,促进开封由文化旅游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迈进。三是以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为依托,以全方位的扶持政策为保障,吸引汇聚各方力量和资本支持,加快黄河悬河文化国家公园建设,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将开封打造成为黄河文化最璀璨的明珠,为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开封绚丽篇章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感谢您对我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开封市人民政府
                          2021年7月15日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