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2019-09-05
  • 开封市人民政府

开封市人民政府
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03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张绍敏、王珂、王爽、朱明杰、刘海山、李洋、海霞、彭心强、程冠昌、牛留栓、姚新新等11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郑州市和开封市南部贫困地区建设郑开乡村振兴试验区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开封市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工作
  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封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积极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努力开辟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局面。2018年2月6日,市委书记侯红主持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开尉路沿线“1+6”示范带建设工作,与你们提出的在开封南部建设乡村振兴试验区的建议不谋而合。2018年6月28日,开封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全市上下已构建起“市级统筹调度、部门牵头推进、县区负责落实、乡村具体实施”的责任体系。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2019年3月19日,市委书记侯红组织召开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提出开封市乡村振兴“四个一”:一个示范县、一个示范带、100个示范村、1000个整治村。同时将“1+6”核心要义内涵延伸为1个战略引领6个示范行动,即:规划示范、产业融合示范、生态振兴示范、文化振兴示范、乡村治理示范、改革示范,为下一阶段开封市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开封市乡村振兴“1+6”示范区建设情况
  开封市乡村振兴“1+6”示范带包括2区3乡镇14个村,占地56.68平方公里,覆盖人口3.4846万人,分别为祥符区朱仙镇镇区(西街村、河东村、估衣街、居委会)、老饭店村、小店王村、西姜寨村、十八弯沿线4个村庄(包括赵店村、牛头山村、靳寨村、小尹口村)以及鼓楼区余店村、仙人庄村,茶庵村。示范带以历史文化名镇朱仙镇为依托,打造乡村振兴“1+6”示范线路,促进开港大道、开尉公路、县道X013以及郑民高速沿线等开封市南部地区村庄发展。
  开封市乡村振兴“1+6”示范带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区位、资源、人文等因素,确定的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其中:朱仙镇以文化旅游、新村民计划为主;西姜寨及十八弯涉及村庄以体育小镇、田园综合体、原种农业、乡村旅游、特色小吃、民宿为主;余店村以民俗文化旅游、游客集散、手工体验和民宿为主;仙人庄村以商贸集市土特产电商为主;茶庵村发掘中兴寺历史文化,以文创为主;老饭店村以花卉果木、地方特色小吃为主;小店王村以特色民宿、田园社区为主。通过乡村振兴“1+6”示范带建设,形成农旅综合服务平台,释放开封南部地区的综合资源潜力。
  1.科学编制各项规划。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和总方针,开封市紧扣五个振兴,按照“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通盘考虑区域内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保和历史文化传承,多规合一编制发展规划。一是编制“1+6”示范带空间规划。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以“城乡空间相统一、城乡产业发展相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相一致”为导向,编制示范区内空间规划。二是编制“1+6”示范带村庄发展规划。与农道团队合作,遵循“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理念,突出特色产业发展,2018年10月编制完成乡村振兴“1+6”示范带内村庄规划,目前各试点项目正在按照规划有序推进。三是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规划。与河大秦明周教授团队合作,在示范区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规划,通过调整建设用地、永久性基本农田空间和存量建设复垦指标等,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保障乡村振兴建设用地。四是完善其他试点项目规划。根据各试点资源特色,完善朱仙古镇建设、西姜寨乡富士康精品蔬菜种植、十八弯家庭农场和旅游观光小火车、余店民俗文化村旅游等项目规划,丰富各试点区域业态布局。
  2.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立足产业基础,结合地区实际,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游、田园科技。一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旅游人数位列河南省第一梯队优势,推动单一景区观光模式转变为休闲体验为核心的模式,在示范区内实施农文旅高度融合发展策略。如余店村靠近城市,以美食和民俗文化为主题,发展城市近郊游;西姜寨乡以“大美西姜寨”为主题,发展乡村游、研学游,启动精品民宿群、小吃民俗商业街、红色记忆展览馆、花海、农耕采摘体验园、农耕博物馆项目建设;朱仙镇是中国四大古镇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以文化旅游为主题,启动岳庙广场、商铺立面改造、民宿改造、池塘民宿群、运粮河河道改造工程。二是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组建农业合作社,发展“原种(zhǒng)、原种(zhòng)、原产”有机农业。在西姜寨乡筹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包含现代农业产业、农文旅产业和新村民计划三大板块。
  3.完善乡村振兴运营模式。目前“1+6”示范带主要采用“政府主导,村集体、农户、企业共同参与和收益”的运营模式:一是成立平台公司,助推项目建设。由金控集团(代表市政府)、大宏集团子公司爱思嘉农业、祥符区发投公司共同成立合作公司,三方股份占比分别为51%、39%、10%,负责支持祥符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由金控集团、大宏集团子公司大宏农业共同成立平台公司,双方股份占比分别为51%、49%,负责支持鼓楼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二是村集体流转土地。以村集体为单位,集中流转村民土地,采取入股的形式,与企业合作参与分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打造“美好住家户”。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美好住家户”改造工程,政府、企业、群众按照1:1:1的比例共同出资,由村集体、企业、群众共同成立的平台公司统一运营管理和服务监督,设立接待服务中心,村民也可以以现金、房屋、宅基地等形式入股,参与分红。
  4.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一是选优配强乡村带头人。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退休干部职工等群体中的优秀分子进入“两委”班子。二是完善一中心四平台建设。在乡村振兴“1+6”示范区内建立功能完善的综合指挥中心,社会治安平台、市场监管平台、综合执法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目前西姜寨乡和朱仙镇已完成建设。三是西姜寨乡探索发展“四队三会一社”。即通过建立党建服务队、树木管护队、青年突击队、夕阳红志愿服务队、乡风文明促进会、老兵联谊会、乡贤联谊会、孝贤社,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新体系。
  5.强化人才队伍支撑。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通过搭建平台、加强培养、提供创业贷款等多种形式,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是开展“六乡行动”。通过离退休和现职干部下乡、企业家兴乡、大学生回乡、专业技术人员入乡、外出创业人员返乡、本村贤达助乡行动,凝聚各方人士助力乡村振兴。二是探索建立西姜寨乡“青创双创基地”。由大宏集团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招聘引进对于愿意致力于农村建设青年人才,建立“三农”工作青年人才库,指导群众进行农业种植和农产品深度开发,进一步激发了乡村创新创业活力。三是引入新村民计划,在朱仙镇现有镇区周边设置300米的禁建带,在禁建带外新建社区,将古镇中的原住民迁出1/3到新社区,在古镇中引进文化、科技、旅游、电商、金融等人才,促进古镇发展,激发古镇活力。
  6.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要求,围绕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完善基础设施。争取年底前实现示范区内所有村庄通燃气、通自来水,通村通组通户道路畅通,同时达到户厕改造、污水处理、清洁取暖工程全覆盖等。二是完善排污设施。将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纳入“1+6”示范带整体项目,加快推进污水治理,为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提供基础性条件。内余店村已实现卫生厕所全覆盖,西姜寨村和朱仙镇镇区已完成改厕85%以上;西姜寨村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已完成招投标,正在施工。三是建立市场化保洁机制。重点依托全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十大工程,全面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短板。按照“示范村”建设标准和要求,将村庄内需要提升的重点基础设施打包成整体项目,与国开行、农发行合作,进行市场化运作。
  三、《建议》办理情况
  收到《建议》后,市政府高度重视,针对你们提出的建议进行了研究,将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特别是开封南部地区建设中,认真采纳你们的建议,坚持立足实际,整合资源优势,培育产业支撑,进一步统筹推进我市南部地区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同时开封市政府积极与郑州市政府对接,开封市发改委、开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有关部门与河南省、郑州市有关对口单位协商、沟通,郑汴同心,力争使你们提出的建议早日实现,进一步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1.坚持高位推动。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到全年考核当中,纳入到党政干部的绩效考核,实行末位约谈制。
  2.有序改善民生。首先改善农村的垃圾、污水、厕所、绿化、亮化等,其次是基础文化公共服务设施慢慢完善,先易后难逐步延伸,从示范村到周边村,从点串线,从线连面,最后实现我们乡村振兴的目标。
  3.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市财政2019年拿出了土地收益的10%,约2亿元资金用于乡村振兴工作;二是强化政策予支持,探索和复制政府和企业结合开发的模式,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4.完善交通网络。一是将开封城市旅游和示范带的乡村旅游连起来,高标准打造打造一条城区游和乡村游主干线。二是开港大道连接线,方便游客及市民从机场通过开港大道前往开封。三是加快余粮路修建和绿化,打通郑民高速南苑站到“1+6”示范带旅游的道路。
  5.提升教育质量。一是全面落实资助政策,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加大对于贫困地区支持力度。二是坚定不移贯彻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加强教师交流学习,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三是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硬件、软件水平,努力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让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一样可以接受优质的教育。
  6.建立负面清单。一是树立底线思维,保住耕地这个底线。二是明确发展模式,重点解决“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问题。三是尊重农民意愿,乡村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四是切合开封市的发展实际。
  感谢你们对我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开封市人民政府
  2019年6月19日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