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封市经济运行整体恢复向好,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现低开低走、震荡下行走势,全年物价涨幅低于调控目标,价格总水平基本可控。整体来看,2023年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和居民消费降级较大压制了开封市价格指数的上涨,其中,食品类、能源类价格高位回落,工业品类、居住类价格低位运行,旅游等服务类价格有较大涨幅。
国家统计局开封调查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开封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1%,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涨幅在省内排名第4位。其中1月涨幅最高,7月和11月蔬菜和猪肉价格低点时涨幅最低,12月受寒潮天气及节前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降幅略有收窄。
开封市2023年价格基本情况
八大类商品和服务类价格4涨3跌1平。衣着类价格上涨0.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0.5%、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2.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下降3.6%,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0.6%、居住类价格下降0.1%、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持平。八大类商品和服务所包含的24个小类价格13涨10跌1平,其中,除了药品及医疗器具类、其他用品类价格分别上涨3.7%和4.7%,茶及饮料类价格下降6.3%,其他各小类价格涨跌幅均未超过3%。
开封市2023年价格走势特点及原因分析
在天气变化、经济政策调整以及国内外形势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开封市2023年物价仍然保持总体稳定,成就来之不易,主要表现为以下七个特征:
开封市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中有降。2023年1-12月开封市价格涨幅均未超过3%的警戒线,多数时间处于正负1%的低速运行区间,物价总体基本可控,但是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多项社会指标增速放缓,经济活跃度走弱,人民群众对经济恢复性发展的预期减弱,对未来收入增长不确定性的担忧增强,受其影响,全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指数的核心CPI仅有0.3%的上涨,经济通缩压力逐渐加大。
食品类价格仍是影响开封市CPI涨跌幅的主要因素。一方面,2023年国内经济降速运行和居民需求低迷减缓了工业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压力,从而更突显了食品类价格涨跌对物价指数的影响;另一方面,开封市属于农业生产大市,食品价格对经济影响更加明显,上半年,粮食和猪肉价格正处于年内价格高位,受其影响,CPI涨幅省内排名靠前,下半年食品价格大幅回落影响CPI涨幅省内排名后移,全年涨幅排名仍居省内前列。其中,全年猪肉价格下降21.4%,影响CPI下降0.52个百分点,是拉动CPI向下的主要因素;蔬菜类、鸡蛋价格分别下降2.8%、10.8%,分别影响CPI下降0.07、0.05个百分点,也对CPI下降产生较大影响。
工业品价格上涨乏力、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回落。由于开封市属于资源消耗型城市,资源和能源价格的任何波动均对价格形势产生较大影响。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存在导致居民需求减少,工业消费品需求增长缓慢,价格上涨支撑力不足,2023年工业品价格指数下降0.5%,扣除能源的工业品价格指数下降0.1%;另一方面,世界各国陆续实施加息政策和国内经济降速运行导致国内工农业生产资料类价格持续回落,其中,螺纹钢4094元/吨(12月价格,下同)、线材4190元/吨等建材金属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1%和0.9%,电解铜6.99万元/吨、电解铝1.9万元/吨等有色金属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8%和4.5%;烧碱1006元/吨、合成氨3557元/吨等化工原料同比降幅较大,分别下降23.6%和10.8%。
房地产市场低位运行。国家“房住不炒”相关调控政策制定并实施以来,开封市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2023年房地产政策松动影响出现小幅回暖,当前均价6320元/㎡,同比上涨2.1%,仍低于2017年价格水平,非开封市户籍投资型客户基本消失。预计随着开封市出生人口减少和外流人口增加,以及房地产政策逐步调整和购房者预期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市房价将逐步过渡到平台整理区间,未来不存在价格大幅涨跌的基础,土地出让与商品房销售均将以“量跌价稳”为主。
旅游经济快速复苏,服务类价格止跌上涨。近几年,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居民服务消费增长逐年走低,去年是近30年有监测数据以来首次负增长,今年社会秩序恢复正常以来,餐饮、娱乐、旅游等服务性行业居民消费需求快速恢复,服务类价格指数由负转正,全年同比上涨0.7%,其中受疫情防控影响较严重的旅游类和住宿类价格均出现较大上涨,分别上涨7.4%和16.4%。预计随着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在通胀预期的影响下,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等人工成本刚性上涨将推动服务类价格重拾上涨走势。
国际因素对价格的影响较为明显。受去年输入性通胀翘尾因素影响,开封市年初粮食和能源价格均处于年内高位,今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震荡下行、国际原油价格冲高回落,国内价格走势与其高度保持一致,并影响价格指数呈现震荡回落走势。
调控政策对价格的影响明显。夏收烂场雨影响时期的国家储备粮积极收储和夏末河北洪涝灾害时期的国家储备粮大力投放对稳定国内粮食价格起到了关键作用;秋季猪肉收储对拉动生猪出栏价格止跌回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工业生产资料价格更是受我国贸易政策和国内经济调控政策双重影响出现较大波动。
种种情况显示,目前开封市物价的波动主要来自供给端的影响,需求整体不强,结构性上涨特征明显,其中居民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坚挺,非居民生活必需品和服务的供给需求均受到抑制,价格低迷不振。
对2024年物价形势的几点建议
展望2024年开封市物价走势。食品方面,在整体供应宽松的氛围下,猪肉价格震荡下行长达一年半并且已经低于盈亏线一年之久,全行业深陷亏损泥潭,生猪养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受到较大打击,叠加秋冬季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当前国内生猪去产能化加速,预计随着春节消费增加和生猪存栏减少,2024年猪肉价格将呈现小幅震荡上行走势,将对食品类价格上涨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元旦春节期间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消费增加,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物价指数。工业品方面,工业品产能相对过剩,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以及服务业价格上涨预期减弱,均对当前物价上涨产生消极影响,虽然“国务院33条”和“河南省90条”以及《开封市贯彻落实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等经济提振政策陆续出台落地,国民经济运行持续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持续增强,但是在全球经济低迷的预期影响下,能源、资源等全球定价商品价格上涨乏力,减轻了非食品类价格上涨压力,预计2024年非食品类价格仍将保持低位运行走势,对我市物价影响最直接的仍将是食品类价格,努力保持食品价格稳定、供应充足仍将是价格工作的主要内容。
综合来看,当前开封市粮食生产连续丰收,生猪产能合理充裕,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基础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预计如果没有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我市2024年CPI将呈现先低后高、震荡小幅上涨走势,仍将处于温和区间,出现全面通胀或通缩风险的可能性很小。
当然,也应当看到,随着国内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影响价格异常波动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在今后一段时期开封市物价走势仍然充满诸多变数,为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和健康,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和走势分析,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加强对价格趋势性变化的分析预测,根据经济和价格运行的新情况、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性监测分析工作。对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实行跟踪监测,发现异常波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我市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当前应加强对农副食品价格上涨的舆情监测,及时核实、反馈媒体反映的农副食品价格上涨问题,切实做好市场预期和社会通胀预期信息发布工作,把握舆论导向,引导社会理性消费。
坚决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油价格基本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需要主产区、产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党政部门一起端饭碗、共同扛责任;必须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对考核成效显著的地方给予奖励,对落实不力的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约谈和问责。一是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要把落实粮食和食用油作物播种面积作为重要内容,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纳入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确保粮油生产安全的根基;二是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引导和鼓励农民扩大粮油种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保障粮油供求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三是加强各级粮食储备体系和应急供应保障能力建设,继续加大粮库建设水平,储足粮源,确保遭遇突发事件,政策性粮食供给和食物供应能成为主渠道;四是加强市场调控,确保粮油价格基本稳定,探索政企粮油储备和市场供给保障动态管理,用好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两种手段,促使市场粮油价格在一定区间内有序波动,确保无论任何情况下人们不再为吃饭发愁。
“菜篮子”建设方面积极推进保供稳价政策实施,继续把抑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为抓手,增加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降低成本,利用信息化推动农副产品生产销售现代化。大力发展农副食品生产,认真组织实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制度,着力加强“菜篮子”基地建设,稳定生猪、蛋鸡生产,加快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保障主要农副产品供给,稳定价格波动频率。严格执行蔬菜、生猪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认真落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平价菜店等的扶持政策,鼓励城市连锁超市、高校、大型企业、社区与农产品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对接,建立“畅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渠道”,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中间费用。创建集贸易、物流、金融服务于一体的高度信息化的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和物流平台,搭建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终端消费者的产销直供的电子现货交易平台,改善产销信息不对称,实现农民直接与消费者对接,以解决目前时常出现的农产品产销难问题。
工业生产方面积极淘汰落后产能,纾困帮扶中小企业,全力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产业由粗向精转变。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和“国务院33条”“河南省90条”以及《开封市贯彻落实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等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纾困帮扶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帮助中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强化金融服务和要素保障能力,压缩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万人助万企”活动,积极回应企业关切和合理诉求,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服务业方面加快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建立健全服务行业价格监管体系和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建立服务业价格信息定期发布制度,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根据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价格发展形势,妥善推进水电气等公共服务领域资源类价格改革进程。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应对当前价格运行的新特点、新变化,更好的发挥联动机制作用,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进一步完善联动机制。我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加强横向联系,在建立联动机制常态化的基础上,根据物价走势,提前安排财政预算,确保价格临时补贴资金足额到位,并适当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以更高的标准保障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
加强储备工作,落实储备计划。食品储备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是支持和确保食品供应安全的重要前提条件,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细化食品储备相关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到位,积极筹措储备资金,规范猪肉、粮食储备管理,并拓展更多储备品种,合理安排储备种类与数量,建立健全收储投放机制,并认真做好督导检查工作,以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有效稳定市场、平抑物价、调节供给,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强化市场价格监督与监管,做到及早发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在国家逐步放开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大趋势下,价格主管部门应将价格监测预警和价格监督检查作为主要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价格监测预警部门应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经常性的市场价格巡查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市场价格变化和波动情况,对影响市场价格波动的苗头性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时疏导,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而对于有意破坏市场价格,人为哄抬物价、串通涨价、囤积居奇、价格欺诈等不法行为,价格监督检查部门应一经查实,从严查处,切实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维护商品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正确引导群众消费预期,为开封市经济健康发展营造稳定的价格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