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坚持“16136”总体工作思路,上下一心,攻坚克难,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534.1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第三产业占比50.1%,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8%,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速28.6%,位列全省第1位;服务业投资增长6.2%、居全省第3位;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等增速领跑全省。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74.81亿元,比上年增长4.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万元,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重大项目支撑有力
全市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28.6%、居全省第1位;服务业投资增长6.2%、居全省第3位;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6%、居全省第5位;制造业投资增长15.9%、居全省第7位。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主导产业投资增长强劲,民生投资总量实现翻番。两次在全省“三个一批”活动上作典型发言,第六期“三个一批”活动综合考评全省第1。开封晋开化工产业链、河南中杞铝业铝型材加工等项目建成投运。
◎消费市场回暖向好
举办汽车、家电、家居等促消费活动50余场,带动消费超44亿元。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实现翻番。成功创建“河南豫菜之都”。全市文旅接待量、文旅综合收入较疫情前2019年分别增长25.4%、15.1%。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年度绩效评价居全省第1位。杞县、兰考县入选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兰考县成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鼓楼区入选首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
◎助企纾困直达快享
加强产销、产融、用工、产学研“四项对接”,金融机构人民币余额存贷比达84%、居全省第4位;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下降0.39个百分点。全年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8.4亿元。新增经营主体7.9万户,企业总数达到14万户、增长5.8%,全市市场主体达到53.4万户。
“双轮驱动”动能持续增强
◎以制造立市筑基石
实施制造立市“十项行动”,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家,工业税收增长86.3%、居全省第2位;全市累计入库工业增值税26.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4%,增速居全省第3位。全市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0家以上,实施技术改造项目304个。奇瑞汽车产值190.8亿元、增长30.2%。
通许县启动创建“中国酸辣粉之都”,全国“十桶酸辣粉,六桶通许造”,通许县成为全国最大的酸辣粉生产加工基地。兰考县现代家居产业裂变倍增成效显著,产值突破400亿元。数字化转型加快,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8302个,千兆光网实现乡镇以上全覆盖;入选河南省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城市。国家成套空分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落户开封、填补国内空白。
◎以文旅强市增优势
落实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实施文旅品质提升工程,文旅消费强势复苏,全市累计接待游客9983.6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02.8%,旅游综合收入累计727.88亿元,较上年增长229.2%。发布十大研学精品路线,接待研学团队255万人次。
成功举办2023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中国开封第41届菊花文化节、首届“中国·开封宋文化非遗节”等节会活动,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北宋东京城顺天门(新郑门)遗址博物馆、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等项目稳步实施,清明上河园(三期)等项目建成运营。七盛角、鼓楼特色文化街区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大宋·东京梦华》《飞越清明上河图》分别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首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
城乡协调融合发展
◎郑开同城提速升级
推进交通互连,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开封站挂牌,连霍高速开封西站、综合客运枢纽北站先后开通运营,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累计铺设管道94.36公里。加快构建郑开汽车产业带,开封城投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尉氏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初具规模。推进公共服务共享,“郑好办”“汴捷办”实现郑开用户信息互认,两市公积金查询、个人医保账户查询等事项实现跨城通办。
◎城市能级提标扩面
高标准建设“六大片区”,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8个,改造完成老旧小区144个,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规划改造任务;州桥遗址本体及河道遗址保护修缮工程全面启动,文明城市创建与宋都古城保护相结合做法在全国推广;安远门大道、中山西路建成通车,综合客运枢纽北站投入运营。加强城市管理,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审,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污水治理等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经开区产教联合体入选河南省首批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杞县和精细化工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兰考县经开区创建2023年度河南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粮食总产量294.2万吨,实现“二十连丰”。建成高标准农田524.7万亩,在全省率先实现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连续4年受到省政府激励、全省唯一,兰考县成为全省唯一成功入选全国整县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地区。全市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专项治理任务完成率居全省第1位。兰考县被确定为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举办地。祥符区仇楼镇、兰考县葡萄架乡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开封成为河南省首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涉农县区全覆盖省辖市。累计培育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40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新建户厕3万户,新(改)建农村公路140公里。9.6万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在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中排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