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经历了冬的孕育、春的沐浴、夏的积累后,菊花,终于在金秋时节迸发出生命的辉煌;开封,也以盛装迎来她和菊花那每年一度的约会。
从1983年到2023年,开封菊花盛会俏生生迎来了她的第41个生日,也仿佛让我们触摸到了一座城市不断跳动着的发展脉搏。
站在时间的坐标,中国开封第41届菊花文化节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而作为市花的菊花,也在开封大地上绽放出更为悠远、淡雅的芬芳!
文化自信彰显力量
菊花盛开的时节,开封龙亭公园人山人海,进午门右观,“文化自信”四个字赫然入目。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踏着全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足迹,紧随各地发展文旅事业的步伐,开封以41年不变的文化坚韧,将菊花中蕴含的傲霜的自强品质、深厚的人文情怀尽情展现。
10月17日夜晚,中国开封第41届菊花文化节开幕式后,开封市市花菊花首倡者,开封首届菊会筹备者、主持人,开封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屈春山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黄花遍国中,汴菊最为名’。菊花傲霜绽放的品格与开封的城市精神完美契合,古城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不懈努力。今年的菊花更艳、更美!”
开封,坚定文化自信,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宋韵开封·菊香中国”为主题,装点菊花名城,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这,是历史的责任,也是时代的召唤。
古城尽飘菊花芳香
菊花,已在开封人心里扎根千年。作为中国菊花名城,开封养菊赏菊历史悠久,菊花文化源远流长。自南北朝至唐代,菊花已在开封广泛种植并用于观赏;到了北宋时期,菊花的品种、数量和栽培技艺均达到巅峰。
公元1104年秋,书生刘蒙初次来到北宋东京城,被满城尽是赏菊人的盛景吸引,提笔撰写了我国第一部菊谱和世界第一部菊艺专著。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也记载道,“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无处无之”。是时,每逢重阳佳节,民间有花事赛菊,宫廷内也争插菊花枝、挂菊花灯、饮菊花酒。
但菊花,在开封人心里又不是单纯的菊花。千百年来,开封城与菊花紧密联系、相融一体,焕发出蓬勃生机。菊花以独特的风韵成为开封的象征,开封也因此被称为菊城。
而有了这朵美丽菊花的加持,开封绽放出耀眼的时代华彩,“立”起了一个光彩夺目的文化品牌——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2021年,中国品牌节第十五届年会首次发布“中国十大节庆品牌”榜单,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位居总榜单第六、国内节庆品牌榜单第一,充分展现了开封菊花的魅力和菊花文化节的影响力。
又是一年菊花香,古城醉美,开封最靓。10月18日上午,清明上河园景区人来人往。和煦的阳光下,花香滋润心田,全国人大代表、清明上河园董事长王爽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我们精心布展,让游客来到清园欣赏国际菊展、穿越一回宋朝,感受前所未有的赏菊体验、品味文化浓郁的菊香宋韵,既弘扬了菊花文化,更促进了菊花艺术交流。”旁边,来自江苏徐州的张先生带着一家老少五口,正兴致勃勃地欣赏着汴菊,感受着开封菊韵飘香。
菊韵飞扬活力无限
年年岁岁花争俏,岁岁年年城更美。
每年的金秋,古城开封处处菊花飘香、菊韵飞扬。从大江南北、从五湖四海、从地球村的四面八方,欢乐的人们从各处赶来,汇聚开封,共赴一场美轮美奂的文化盛宴,在菊香宋韵中充分感知锦绣中华、出彩中原、奋进开封的时代气息。而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也在时光的打磨下,愈发显得优雅端庄、成熟大气、从容自如,呈现出开封古典和现代交相辉映、经济和文化比翼双飞的气质,彰显出开封高水平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的昂扬精气神。
菊花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40届。这个数字在厚重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这朵淡雅的菊花却深刻影响了开封的发展格局。年年绽放的金菊,诉说着八朝古都灿烂的历史,描绘着千载汴梁厚重的文化,见证着开封改革开放扬风帆、乘风破浪开新局的生动实践,成为开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标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41年来,开封以花为媒,打造文旅金名片。
菊花与文旅是一对超级IP组合。41年来,开封坚定扛起文化传承发展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全力打造“一城宋韵·东京梦华”特色品牌,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从深耕文旅产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到文旅与非遗、康养、研学、民俗、民宿、夜市、市集、美食等传统文化充分相融,“文旅融合”推向新高度;再到开封文旅变“一日游”为“多日游”、变“游览式”为“沉浸式”、变单个营销为全域营销城市品牌,开封,一次次登上全网热搜榜,一次次领先出彩出圈。
41年来,开封搭“菊花台”,唱“经贸戏”。
“你可知道一辆汽车有多少个零部件出自开封?”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开封的主导产业之一,在今年菊花文化节区(县)情说明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上,仅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与尉氏县汽车零部件项目签约总金额就有260多亿元。41年来,开封通过节会经济全方位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从1994年菊会上30亿元的投资额,到2022年中国开封第40届菊花文化节系列经贸活动中114个签约项目、1470.53亿元总投资额,再到今年签约92个产业项目,菊花文化节助推开封牵手世界,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从开放的大门中涌入,源源不断地为古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41年来,开封深耕“花经济”,让小菊花长成了大产业。
小菊花,大民生。回望菊花文化节走过的41年,开封以菊花为载体、以文化为基石、以节会为平台,传承历史文化、丰富群众生活、提高园林园艺水平,带动菊花产业体系稳步发展,将菊花元素充分融入城市建设,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和全民共建共享。特别是近年,开封不断做强菊花产业,带动合作社和农户参与菊花种植基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目前,开封已成为我国重要菊花生产基地,菊花种植面积有2万多亩、年产值超6亿元,“花经济”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钱”景。
“菊花文化节不仅仅塑造了开封崭新的城市名片,而随着第41届菊花文化节的举办,开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菊花文化节的精彩度和感受度也越来越好!”10月22日,开封市会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红卫高兴地对记者说。
41年历程,传承创新。现如今,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已成为开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勇做开路先锋的强劲动力,因菊花拉开的城市大戏波澜壮阔,由菊花铺排的城市画卷风雷激荡。
41年历程,激情跨越。看未来,因菊花擦亮的城市品牌将更加鲜艳夺目,因菊花而升华的城市精神将更加催人奋进。开封定会像傲霜怒放的菊花一样,不畏任何困难险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更加出彩绚丽篇章。
缘何花中偏爱菊?对开封人来说,无花更比此花香!(开封日报记者岳蔚敏 钱苏豫 常立萍 图片均为开报融媒素材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