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龙亭区:​发展特色农业种植 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7月26日上午,在龙亭区柳园口乡大马圈社区,记者看到日光蔬菜大棚一座连着一座,大棚里,各种蔬菜长势喜人、硕果累累。这是该社区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大马圈社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强化龙头企业培育,积极构建‘产业+’发展模式,推进特色农业不断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努力拓宽居民增收致富渠道。”采访时,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淼说。

大马圈社区按照“生态兴村、产业富民”的思路,充分整合农业资源,对原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建设完善的灌溉管网、沟渠和采摘通道等,为特色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大马圈社区种植中华血桃已有50余年历史,柳园口乡包社区干部、副乡长王华清,李淼等社区干部,龙亭区农业农村局职工、驻村第一书记陈卫民,积极引导居民进行技术对接和传授,帮助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大大提升居民的种植积极性。目前,该社区的中华血桃种植面积达400亩,年产量200余吨,混种李树、杏树等果树,形成复合经济林模式。同时,他们还通过“雨露计划”培训100余户果农,提升种植技术,成立2个农村合作社,推动血桃项目规模化种植。

社区居民张合明学会血桃种植技术,今年3亩桃子已收入2.5万元。“目前,大马圈社区种植户每户年增收约2000元。”李淼这样告诉记者。

依托黄河沙质土壤和富硒技术,王华清、李淼、陈为民等人引导该社区居民大力发展牛奶小吊瓜种植产业,定期邀请河南大学农业技术专家开展种植技术培训。种植户李修有两个大棚,占地3亩。在专家的指导下,从土壤改良、温湿度控制到病虫害防治,他全程采用绿色种植标准,种植的牛奶小吊瓜甜度比普通西瓜高,早期能卖到16元一公斤,一个大棚利润2万元。收获小吊瓜后,他开始蔬菜种植。目前,产量颇丰。

该社区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吸纳当地劳动力参与种植、管理和销售小吊瓜,让当地居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该社区有20名居民参与这项种植,6人负责后期管理,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累计增加收入4万余元。陈为民积极对接市场,跑超市、进学校、联系电商平台,推动小吊瓜走进城区商超和企事业单位食堂。他不仅在线下销售、拓展采摘业务,还通过线上社区团购等渠道推广,销量十分可观。(记者 王刚)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