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召开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专题会。会上记者获悉,2025年以来,我市金融系统聚焦“两高四着力”,统筹资源、凝聚合力,扎实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工作,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
金融规模持续提升。各项存款稳中有进。截至7月底,全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828.45亿元,较今年年初新增202.78亿元,同比增长9.62%;新增贷款再创新高,各项贷款余额3247.71亿元,较今年年初新增220.06亿元,同比增长11.93%;信贷市场融资主渠道作用突出,融资担保支持有力,汴财担保、农信担开封分公司业务规模、服务质效位居全省前列。
重点领域保障有力有效。我市持续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型企业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养老产业贷款、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增长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我市持续聚焦“双轮驱动”战略。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5.46%,制定了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16项措施,文旅领域贷款同比增长39.46%。我市聚焦“8个50”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金融保障有力,为全市“8个50”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发放贷款39.68亿元,确保重大项目资金跟得上、有保障。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大、节奏稳、结构优。
金融服务不断完善。我市政金企对接质效突出,通过持续开展“行长进万企”活动,落实包保服务工作机制,设立市县两级金融服务专员,分领域、分行业开展政金企对接活动,为7.79万户企业新发放贷款527.16亿元。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和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发挥实效,其中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30个“白名单”项目实现信贷投放34.76亿元,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走深走实,授信361.43亿元、发放贷款340.67亿元,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4.98%,居全省第1位。另外,我市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有成效。上半年,我市新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20.38亿元,居全省第2位。我市用活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工行、农行和中行相继落地4个配租型项目,授信4.89亿元,实现投放3.68亿元,成为河南省地市层面唯一实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收购贷款和再贷款双落地城市。我市大力推广无还本续贷政策,及时为企业纾困帮扶,已为9972户民营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续贷金额72.66亿元;为9733户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续贷金额97.12亿元。
金融化险有力推进。我市围绕“压降债务规模,减少融资平台数量,守住不爆雷风险底线”三大目标,落实“一平台一银行一方案”工作机制,守住了风险底线,金融化债精准有力;有序推进不良资产加压清收和农商行改革化险工作,多措并举为农商行改革化险奠定坚实基础。
接下来,全市金融系统将落实金融服务“两高四着力”具体举措,围绕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着力打造现代化金融体系,加强金融对产业的系统性支持,引入各类金融资源,丰富金融业态;强化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聚焦“7+11+N”重点产业链群,推进产业、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用好金融增量政策,主动参与项目谋划,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投放;加强资本市场创投帮扶,用好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全方位开展产融对接,实施科技金融伙伴计划,开展服务民营经济“三进一提升”活动;持续推进企业化险,用好“一平台一银行一方案”化债机制和“一主体一银行一方案”清欠机制,推进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加快企业清欠贷款落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张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