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时间:2019年12月11日下午
地 点:开封日报报业集团三楼政务访谈室
主 题: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嘉 宾: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春贵
主持人:刘铚雯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开封市人民政府网政务访谈节目。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政务公开工作,加强政民互动,拓宽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促进政府与公众互动交流渠道,开封市政府办公室与开封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推出“走进直播室”系列政务访谈节目。今天走进直播室的嘉宾是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春贵,他将就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节目开始之前呢,请姚局长与各位网友打声招呼。
姚春贵: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来到演播室和大家做互动交流。首先,我代表市市场监管局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感谢市政府和报业集团共同为我们搭建这个接受社会监督、倾听群众呼声、服务社会公众的平台。
主持人:姚局长,市场监督管理局是这次机构改革后成立的一个新局委。请您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相关情况。
姚春贵: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机构改革的整体部署,我市将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价格监督检查,市科学技术局的专利行政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挂市知识产权局牌子。保留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
1月14日,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市局机关内设37个科室,下属36个二级机构。新组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承担全市市场主体统一登记注册、宏观质量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知识产权监督管理和保护运用等职责。
主持人:食品安全问题历来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当下,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很多网民朋友们对创建工作不是很了解,请姚局长给大家介绍下我们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都做了哪些工作?
姚春贵:市市场监管局组建成立以来,坚持把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作为强化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巩固深化创建成果,扩大创建力度和深度。
一是市政府每年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推进会和专题会,全面了解创建工作开展情况,部署安排下一步工作,确保各项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印发了《开封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019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2019年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督导的通知》,对年度创建工作进行了明确要求;创食安城办公室每月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对各县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打分排序,通报结果,强化压力传导和问题整改。目前,我市鼓楼区、龙亭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通许县被命名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顺河回族区、祥符区、禹王台区和尉氏县、杞县被列入创建试点单位。我市连续八年被省政府评为“河南省食品安全优秀城市”,在2018年全省食品安全年度考核中,开封市位列全省第一。
二是紧盯安全底线,探索创新监管,持续提升检测能力。首先食用农产品安全检测能力不断提升。为各个县区配发了功能强大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配备了便携式真菌霉素快速检测仪、水分测定仪、手持式劣质油检测仪和食品安全快检箱等多种快检设备,具备农残、兽残和非法添加等70多个项目的快速检查和筛查功能,部分检测项目能在3到10分钟内出结果。其次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持续提升。开封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食品检验参数扩增至1276个,提前超额完成1040个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抽检食品17943批次,合格率达98.4%。
三是充分发挥食品各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严格自律;市、县(区)聘请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200余名,在乡镇、村(居)聘请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2013名;把有奖举报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调动广大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积极性;市人大、市政协多次组织食品安全检查调研,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除此之外,我市集中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12331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开展了食品安全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单位、进机关的“六进”宣传活动,组织了“美食之都·食安开封”摄影大赛、“市民考察团”和“食品安全亲子游”等活动,举办了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众开放日”活动,有效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的社会氛围。
主持人:“聚焦舌尖上的安全,破解监管难”工作,是市委破解民生“八需八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破解监管难方面,市市场监管局今年做了哪些工作呢?
姚春贵:一是全力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对全市中小学及托幼机构食堂、中型以上社会餐饮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实施台账式管理,并以以奖代补的形式激发工作活力。目前,全市1805家学校食堂和中型以上餐馆实现了“互联网+明厨亮灶”。
二是加强“三小”治理整顿。开展了全市“三小”食品安全集中治理行动,着力打造了14个小餐饮集聚区,开展了“百家餐饮名店”“金牌小吃”评选和“百年老字号”提升工程,打造28个小作坊示范点,7家超市参与“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为6家大中型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配备了快速检测设备。9月10日我局作为全国仅有的三个省市代表,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联合召开的“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和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工作推进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三是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集体配餐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政府、学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责任进行了明确;全市有20家餐饮公司通过综合评定,取得集体用餐配送资格。四是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在去年保险内容的基础上,将食品“三小”(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执法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和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纳入今年新的食品安全保险协议之中,累计责任限额由去年的800万元增加至3000万元;同时提供120万元保险准备金,专项用于食品安全事故的先行垫付资金,进一步健全了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体系。
主持人:围绕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和监管薄弱环节,市场监管局在强化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和全程控制中,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姚春贵:一是深入推进专项整治。按照“全覆盖、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农村集体聚餐、校园周边、景区食品安全、网络餐饮“净网”、“三鱼两药”等专项治理行动,紧盯问题,消除隐患。二是全面加强检验监测。完成各类食品抽检1.7万批次,食品快速检测5万余批。检测结果与农业农村局相互通报,建立不合格报告处置台账,查处率100%。三是探索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有关单位,同时抄送市领导;进行跟踪督导,督促其整改落实。近两年共发出风险预警10份,有效控制了危害和影响。四是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建立健全食品违法犯罪联合执法、隐患排查、案件移送和信息共享机制。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和市食药监局联合对10起重大食品药品案件实行挂牌督办,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主持人:马上就进入2020年,下一步,我们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有什么计划呢?
姚春贵:我们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全面提升食品综合治理水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切实维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一是持续推进创城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动员全市力量,对照标准,原原本本抓好落实;加强协调指导,推动创建活动按照方案要求、时间节点积极推进;严格落实标准,坚持把“群众满意、社会认可”作为创建的根本标准,努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二是切实履行日常监管责任。按照“全覆盖、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增强监督检查的突击性、针对性、有效性,严防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严格规范执法程序,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大力推行网格化、标准化、痕迹化监管;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提高抽检频次和覆盖面,依法从严从重查处一批食品安全领域的大案要案;抓好全市食安协调、食安监管、食安检测和企业安全员(师)等“四支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监管队伍。
三是全面健全技术支撑体系。整合各类检验检测资源,不断强化市级食品检验所的技术支撑能力;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监管机构和大型食品经营场所、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超级市场快筛快检立体检测体系;建设覆盖全市学校食堂、大型餐饮单位的食品加工全程视频监控与原料采购溯源监管系统。四是着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中小学及托幼机构食堂、中型以上社会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进一步提高在线率;推进食品加工小作坊升级改造,全市建设2-3个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加工小作坊集聚区和一批示范点;食品检测量达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每年4批次/千人标准,培育国家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5家。
主持人:谢谢姚局长做客政务访谈,向我们详细分析了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食品安全监管相关情况,也感谢市场监管局在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我们希望通过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使得我市食品消费环境更加放心,饮食安全更加有保障,也预祝我市的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如果广大市民和网友还有更多问题,敬请关注开封市人民政府网政务访谈。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编辑:王红利 韩嵩 摄像:栗强 郭栋 剪辑:郭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