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熟砧板分开,鼓励多用减少营养成分损失和保持自然风味的烹饪方式,不建议鸡蛋清洗后再存放……这些餐桌上的小细节,事关你我健康。
9月14日,在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卫生健康委主题日活动上,多位专家围绕食源性疾病传播、科学膳食等内容进行科普。
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做熟食物、安全存放、原料安全。
沙门氏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头号杀手”,不会导致食物明显变质变味。
鸡蛋是沙门氏菌污染的常见载体。沙门氏菌通过两种途径污染鸡蛋:一是内源性污染,即在鸡蛋形成过程中进入;二是外源性污染,即通过蛋壳渗透。
因此,鸡蛋应存放在冰箱单独区域,避免与其他食物混放。不建议清洗后存放,因为清洗可能破坏蛋壳表面的保护层,反而增加污染风险。
李斯特菌
名副其实的“冰箱杀手”,能分泌特殊的“抗冻蛋白”,防止自身被冻住;还会在食物表面形成“生物膜”,抵御冷冻环境,让细菌在里面不断繁殖。
常见于生食瓜果、蔬菜和冰淇淋,在冰箱中冷藏时间较长的熟肉制品需格外警惕。
专家特别提醒,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熟肉制品一定要充分加热。对老年人、孕妇和新生儿等免疫力较弱人群,李斯特菌感染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重点人群更需注意饮食安全。
蔬菜水果
专家建议,餐餐有蔬菜,每天摄入新鲜蔬菜至少300克,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做到天天有水果,每天摄入新鲜水果200克至350克。
蔬菜要先洗后切、急火快炒、现做现吃,避免反复加热。有些蔬菜如菠菜、菜花需要焯水去除草酸,鲜黄花菜和香椿芽也需要焯水去除有害物质。
注意
肥胖人群应减少高糖水果摄入;糖尿病患者可选择草莓、桃子、柚子等血糖生成指数(GI值)低的水果,在两餐之间食用;高血压人群应多选择富钾蔬菜;高尿酸人群可适量吃水果,但需控制总量。
(据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记者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