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收完花生,秸秆要么堆在路边,要么扔在田埂上,风一吹到处飘,下雨还发霉有味儿。现在网格员帮着运走统一放,家门口、田埂边都干净利索了!”10 月上旬,看着自家农田旁清理一空的秸秆堆,高阳镇金村村民王大爷笑着竖起了大拇指。近期正值花生收获季,为破解田间秸秆随意堆放影响村容村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高阳镇组织各村网格员主动靠前,开展花生秸秆集中清理转运行动,用 “脚步” 守护乡村颜值。
田间摸排“找症结”,精准对接村民需求。“大姐,您家花生收完了吧?秸秆打算怎么处理呀?”“叔,这边田埂上的秸秆堆得有点多,不仅影响走路,万一有人抽烟碰到还容易着火。” 在高阳北村的田间地头,网格员李娜正拿着笔记本逐户走访、逐地块排查。为全面掌握秸秆堆放情况,该镇网格员们组成 “摸排小分队”,利用早晚村民在家、田间有人的时段,深入全村 200 余户农户的责任田、房前屋后,详细记录秸秆堆放位置、数量及农户处理意愿。“一开始有些村民不理解,觉得秸秆堆在自家田边没人管,运走还费事儿。” 李娜回忆道,面对村民的顾虑,网格员们一边耐心讲解秸秆随意堆放可能引发的火灾隐患、环境污染问题,一边承诺会统一找车转运、集中存放,后续还会联系农机手进行粉碎还田或资源化利用,彻底打消村民的后顾之忧。
花生秸秆蓬松、体积大,清理起来费时费力。网格员们戴上手套,有的弯腰将散落在田间的秸秆归拢成堆,有的配合农机手将秸秆压缩打包,有的则忙着将打包好的秸秆搬上转运车,动作娴熟又默契。遇到田埂狭窄、车辆无法靠近的地块,大家就用扁担挑、用手抱,一点点将秸秆运到开阔地带。“虽然累得满身汗,但看着原本杂乱的田间变得整洁,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网格员赵伟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
为提高清运效率,该镇还创新 “分片包干 + 错峰作业” 模式,将各村划分为多个网格片区,每个片区由 2-3 名网格员负责,避开村民农忙时段开展清运工作。同时,在镇郊划定15处临时集中堆放点,对转运过来的秸秆进行分类存放,后续将联合农业部门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变 “废” 为 “宝”。
经过一周的集中清理,高阳镇共清理田间、路边、房前屋后堆放点 30 余处,曾经杂乱的秸秆堆不见了,干净整洁的田埂、宽敞通畅的村道重新回到村民视野。“现在出门散步,再也不用绕着秸秆堆走了,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住着也舒心!” 村民刘阿姨高兴地说。此次花生秸秆集中清理行动,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更拉近了网格员与村民的距离。
下一步,高阳镇将常态化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同时加大农业环保知识宣传力度,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卫生的生产生活习惯,共同打造 “田干净、村整洁、景优美” 的美丽宜居乡村。
稿源:杞县平安建设促进中心
豫公网安备410211020001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