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网格里的亮点
将网格整合成“一张网”,联动各方力量,形成城市基层治理合力。
900余名党员干部编入城乡社区网格,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健全“双向交办”机制,彻底解锁基层卡点堵点,疏通基层治理末梢。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开封市鼓楼区强化党建引领、探索网格化管理新路径,巧妙化解居民区风险隐患、提升社区环境,在赢得居民广泛赞誉的背后,有许多动人故事。
红色先锋
织密城市“安全网”
“现在想想还后怕,要是任大姐没及时处理,真不知道会出啥事儿!”7月19日,提起前段时间的沼气泄漏事件,西司门街道油坊社区居民仍心有余悸。原来,前不久的一天,油坊社区网格员任玉华在网格内巡查时,被居民紧急拦住反映异味问题。刚参加过区里安全应急培训的任玉华立刻判断出可能是燃气泄漏。任玉华一边安抚居民,一边迅速通过网格平台“紧急吹哨”。10分钟后,消防车与应急监测车呼啸而至,经检测,异味源于地下室淤积的沼气,技术人员迅速处理,危机解除。
这场应急处置,正是鼓楼区以党建为引领织密城市“安全网”的生动缩影。坐落于开封市中心地带的鼓楼区,下辖42个社区、143条街道,辖区内老旧楼院多、人口密度大等特点明显,基层治理如同在“螺蛳壳里做道场”。面对挑战,鼓楼区全面启动“多格合一”改革。区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区委社工部、政法委等多个部门,将原本的党建、综治、应急等网格整合成“一张网”,联动各方力量,形成城市基层治理合力。
如今,优化调整后的172个社区网格和20个专属网格,像神经网络一样,不仅覆盖了每一栋居民楼、每一条背街小巷,又精准对接了商圈市场、工业园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真正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微光成炬
惠民服务送上门
“刘大爷,药给您送来了。”油坊社区居民刘麦囤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出门采买药品成了他的一大难题。油坊社区兼职网格员李昂通过社区“时间银行”党建志愿服务平台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提出为大爷送药上门。每次送药,李昂都会多停留一会儿,陪刘大爷聊聊天,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并及时向社区反映。
鼓楼区将所有社区党员都纳入网格之中,通过建立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体系,将党组织的引领力延伸到每一个小区、每一栋楼,及时发现和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网格真正成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张姨,这是最新的养老政策宣传册,您看看有啥不明白的,我给您详细讲讲。”一大早,在蔡屯社区的居民楼里,身着红马甲的党员杜宝莹就忙碌起来。作为区民政局的一名干部,杜宝莹主动认领了政策宣传岗,每周都会抽出两个半天时间,深入自己所在的网格,把惠民政策送到居民家门口。
这样的场景,如今在鼓楼区各个社区已是常态。为推深做实“双报到双服务”工作,鼓楼区将900余名党员干部全部编入城乡社区网格,按照“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原则,结合党员的工作岗位、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精准匹配服务项目。
“白+黑”双网格
专属服务鼓楼商圈商户
夏日的鼓楼夜市,灯火辉煌、热闹非凡。记者跟随网格员王慧穿梭于摊位间,摊主们热情地同她打招呼。王慧一边检查消防设施,一边提醒烧烤摊主更换灭火器。她翻开工作日志,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商户需求与解决进度。“现在每个专属网格都有专人管理,商户有事随时都能找到人。”王慧说。
鼓楼区创新“白+黑”时空分治,积极探索“商网互助”专属网格治理新模式,为9600余个体商户、社会组织和非公企业提供贴心服务。
白天,网格员对商圈商户开展日常巡查,仔细检查商场公共设施、安全隐患等。晚上,专属网格员化身“夜巡员”,对夜市进行动态巡查、秩序维护、矛盾调解。无论是证照办理,还是水电供应、设备维修,只要摊主遇到问题和困难,网格员都一一记录在案。
灯火通明的夜市里,规整的摊位、干净的地面,让鼓楼区的“夜经济”既飘着烟火气,又透着新气象。
完善机制
疏通基层治理末梢堵点
过去,基层治理中各单位自成一体、被动解决问题一直是看得见的“堵点”和摸得着的“痛点”。鼓楼区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双向交办”机制,彻底解锁基层卡点、堵点,打通基层治理末梢。
滨河社区网格员曾为垃圾死角问题迟迟不能解决而苦恼,安装健身器材的申请也“打”了有段时间,但进展缓慢。双向交办机制运行后,情况有了转机。如今,通过“网格通App”,群众和网格员用自己的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平台,“自下而上”提交问题。平台根据问题类型、涉及领域自动流转,社区能解决的,48小时内给出处理方案;社区解决不了的,直接推送至街道;街道协调无果的,一键提交至相关区直单位,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区级统筹”。
鼓楼区以制度保障为抓手,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督导督办、会商研判等系列机制的建立,将问题梳理得更清楚、流转得更清晰,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确保网格内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转,以制度化建设筑牢基层治理根基,让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畅通。
稿源:河南日报农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