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大相国寺梵乐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大相国寺梵乐起源于唐、北宋时期,历史久远。它融汇了宫廷音乐、寺庙音乐、民间音乐之精华,演奏曲目十分丰富,曲目有200余个。

大相国寺梵乐的音乐素材来源丰富,韵味浓郁,在全国乃至世界佛教音乐中是最为独特的一枝。其中声乐曲的“偈”以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语言为内容,由通“偈”的梵语三十二个音节构成,尤为宝贵。而器乐曲则以传统佛乐及中州地域音乐为主,编制严密,演奏规范。

大相国寺梵乐是佛教音乐文化及中华音乐文化的宝贵遗产。其声音清新典雅、超凡脱俗,韵意幽远深长。2002年7月,大相国寺成立了“大相国寺佛乐团”,实现了心广法师弘扬佛教历史文化传统的宏愿。编排了《白马驮经》、《相国霜钟》等40余个佛乐节目,在国内外、佛教界,获得一致好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大相国寺梵乐于2007年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