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节(10月1日-8日)假期期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力量,创新思路、优化服务,共完成道路、水路客运量262万多人次,同比增长8.1%。其中,班线客车共投入车辆6675辆次,客运量26万人次,同比减少4.2%;城市公交、出租车和船只分别投入车辆8498辆、38297辆和450艘次,完成客运量134万人次、96.2万人次和5.7万人次,同比增长9.1%、7.9%和91.8%。全市未发生重特大交通运输安全事故。
一是精准施策保枢纽畅通。针对火车站、汽车站、高速下站口等重点枢纽,提前预测客流,动态调整班线班次,增开许昌、洛阳重点方向加班车班次,及时疏解高峰客流。累计增开5324班次,输送旅客9.6万人次;成立出租车行业志愿服务组,成立100辆出租车保障车队,节前发布驾驶员倡议信,提醒规范经营出租车近千辆,为游客提供服务超五千人次;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在高速下站口周边设置临时停车场3处,有效缓解了枢纽周边的交通压力,确保旅客集散顺畅,累计增开2768车次,输送旅客48万人次。二是聚焦文旅保服务提升。聚焦“公共交通来汴”“自驾游来汴”“市内公交转乘”“周边县区游”4类出行需求,开通了6条旅游巴士环线、8条景点免费接驳线路、4条“夜市民宿”公交主题线路、1条定制公交专线,共安排车辆170台,发车间隔最短压缩至3到5分钟,发车时间最晚运行至夜间11点30,累计运输旅客51.1万人次。优化3条夜间公交线路,衔接高铁、城铁末班车,满足游客夜间出行。加强景区周边运力监控与调度,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掌握景区客流变化,在客流高峰时段及时增派运力128趟次,避免出现游客滞留现象。安排交通执法人员180人,执法车辆50余台,延长执勤时间至景区闭园,开展全时段流动巡查。在高铁北站、宋城路站、火车站、3个免费接驳停车场,以及清明上河园、万岁山等热门景区,设置12个固定执法岗位。假期期间,出动568人次、260车次,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维护了景区周边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三是未雨绸缪保应急处置。修订完善交通运输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职责分工和保障措施,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处置。安排客运企业制定《旅游线路保障方案》和《应急保障方案》,布置客运、公交应急车辆各60台,用于应对景区“大客流”突发情况,疏散滞留景区门口游客。“双节”期间,严格落实“两客一危”提级管控措施,增派监管平台值班人员,提级处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四是无缝衔接保便捷高效。在火车站、汽车站、高速下站口等重点枢纽,完善接驳换乘为提升交通运输的便捷性,促进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开通3条“宋韵开封文旅专线”、3条“换乘停车场免费接驳车”、2条“古城夜市直通车”和2条“美食民宿专线”,延长1条常规公交运营时间,将L601线路更名为B1“旅游公交”,累计输送旅客50万人次。串联交通枢纽、景区、民宿与夜市,兼顾出行需求与交通疏解,实现了景区内外交通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