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开封市人民政府予以印发,现将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精神,我市组织编制了《开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现代化开封建设。
二、编制过程
按照国家、省的要求和开封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封市于2019年全面启动《规划》编制工作,期间多次召开部署会、推进会、座谈会,并多次征求市直部门、县(区)政府、相邻地市和专家意见,成果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规划》按要求履行了法定报批程序,规划草案面向社会进行了公示,规划成果通过了专家评审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规委会、市人大常委会、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议。《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市人民政府印发实施。
三、主要内容
第一章总则。对《规划》的编制目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范围、规划期限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规划基础。对我市的地理格局、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状特征、面临问题和机遇等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目标定位与策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要求,建设郑州都市圈主引擎组成部分,深度推进郑开(兰)同城化发展,确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本策略和总体目标。
第四章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筑和谐共生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落实三条控制线划定成果,强化历史文化保护线、洪涝风险控制线管控。以三条控制线为基础,统筹全域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划分国土空间规划分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第五章严守耕地底线,稳固现代高效的农业空间格局。构建现代化农业空间格局,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基地,通过分类试点、示范引领,统筹开展国土综合整治,盘活乡村集体建设用地,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空间,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动村庄风貌和品质提升,探索乡村振兴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第六章促进绿色转型,构建安全韧性的生态空间格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产品供给能力,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强化水资源的底线约束和高效利用,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第七章实现精明增长,建设协调有序的城镇空间格局。坚持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明确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策略,促进城镇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发展。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功能,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持续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提供全年龄段公共服务保障。
第八章提升中心城区品质,形成宜居宜业的功能核心。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促进新老城区联动发展,全力保障产业用地供给,优化蓝绿空间布局,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总体风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形成高品质中心城区。
第九章彰显古都气韵,传承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彰显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资源的系统保护与科学利用,将历史文脉融入城乡自然景观空间,提升空间魅力。
第十章完善综合立体交通布局,构建都市圈次级枢纽。优化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快速网,完善以普通铁路、普通国省道为主体的干线网,优化客货运枢纽布局,提升开封市面向区域的交通组织能力,推进郑汴港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同时构建立体通达、县级城市有效覆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第十一章保障安全韧性,健全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加强底线约束,保障安全韧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开封市基础设施保障和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第十二章促进区域协同,推进开放强市建设。深入推进郑开(兰)同城化发展,共建郑汴许核心引擎,构建多层次、多领域、高质量的区域开放格局。
第十三章提升治理能力,保障规划有效传导和实施。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发挥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承上启下、统筹协调作用,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