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开封开拓以文化艺术资源助力旅游业发展新路径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以文化艺术资源助力旅游业发展步伐,并不断开拓以文化艺术资源助力旅游业发展新路径。《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图画中描绘的景象,如今已经按照1∶1的比例呈现在古城开封大地上;资圣阁、宝津楼、宣和殿这些史书中记载的北宋都城建筑已经建成并陆续向游客开放;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杨志卖刀、怒杀泼皮牛二所在的州桥也正在发掘之中;东京梦华苑、宋词苑、艮岳遗园等一大批文化旅游项目也正处于策划、论证和规划阶段。

开封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我市开发旅游业的一大优势。据不完全统计,在存世的美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中,直接描写开封历史场面的有千余处,杨家将、包拯这样的历史文化名人妇孺皆知,李清照、柳永、宋徽宗、李煜等人留下的文学艺术作品广为流传,这为我们开发利用文化艺术资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多年来,清明上河园以多种形式对开封的文化艺术和非遗项目进行活化展演,为传播大宋文化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开封府、包公祠、天波杨府、中国翰园碑林等一大批景区的面世,在增加我市旅游资源的同时,也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使全市旅游业呈现出了对文化艺术资源不断发掘、展示的良好局面。

在如何继续开发利用我市的文化艺术资源方面,清明上河园在建设和营销方面取得的经验值得推广。作为宋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在增强旅游产品丰润度、形成多样旅游新业态的同时,着力提升社会关注度。在满足人们对旅游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其运营模式和传播效果,不但为河南省其他景区提供了参照,而且也为省外的文化主题公园传播中华文化和地域文化树立了标杆。首先,确立稳定的文化定位,打造出了大宋文化宣传品牌。上世纪90年代,和清明上河园同期上马的众多文化主题公园,或因为定位不准,或因为经营不善,纷纷陷入困局继而夭折,而为数不多存活下来的旅游企业,也纷纷改变初衷,做起了与影视文化相关的行业。而清明上河园却坚持中原文化尤其是大宋文化的市场定位,建起二期、筹备三期工程,不断增加与中原文化相关的元素,并将其活化,在挖掘、展示、创新和宣传推介中原文化方面,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其次,清明上河园按照国际旅游市场的相关理论作指导,对市场进行“涟漪式”细分,把握住了稳定的客源地。在把目光盯向河南全省的同时,固定客源范围覆盖了济南、徐州、石家庄、太原、武汉、合肥等周边城市。与此同时,广泛利用便利的高铁网络和信息网络,成功将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以及云贵川地区的客源纳入整体客源地,在完成打造区域品牌目标的同时,逐渐成为全国品牌和世界品牌。 最后,清明上河园紧紧围绕大宋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策划活动,使多种文化交汇融合。清明上河园紧抓2014年10月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在开封召开的时机,策划推出“相聚一家亲”客家团圆饭、“根在中原”祭拜仪式、“千人书家”等一系列精彩活动,让客家人充分感受祖根地人民的热情和宋文化的魅力。

谈到如何利用开发文化艺术资源开发旅游项目的话题,我市多位专家学者都认为,开封真正要步入规划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模式,就要摒弃过去那种“房地产+文化”的开发模式,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真正让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贵而不可再生的资源作为文化遗产留给后人。(记者 田宏杰)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