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25年3月25日下午
地 点:开封日报社虚拟演播室
主 题:勇当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开封篇章的示范
嘉 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主任郑红英
主持人:李茜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开封市政府办公室和开封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政务访谈节目《县区长声音》。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主任郑红英,她将与我们分享示范区在2025年勇当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开封篇章示范的创新思路与相关举措。欢迎郑主任来到我们直播间。请郑主任向大家介绍一下示范区在2025年有哪些发展思路。
郑红英: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和开封日报社开设《县区长声音》这个栏目,让我有机会介绍2025年开封示范区怎么干,让各位网友来监督参与。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的一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的一年。2025年示范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落实好市委“16136”总体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以及示范区党工委的“12368”工作思路,聚焦“四高四争先”,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封篇章中干在先、走在前、当示范。
主持人:听起来非常振奋人心。省委书记刘宁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上,前瞻性地提出了“四高四争先”,第一个“高”就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请问咱们区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郑红英:示范区有国家战略自贸试验区、有国家级的开发区,有开放程度最高、优惠政策最多的开封综保区以及河南省唯一一家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在高质量发展中我们示范区应该当好示范、走在前。
围绕高质量发展,首先应该落地在“工业要强”。2024年围绕着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产业链,我们的产值突破了500亿元。2025年,我们要抓好重点项目的实施,如奇瑞乘用车的技改项目、白象食品产业园以及兴盛德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等项目的推进实施。同时,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产值30亿元以上的企业两家,新培育10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总量达10家;培育1亿元以上的企业9家,总量要突破50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总量突破150家。2025年,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要突破650亿元。
示范区要突出原始创新,2025年落地两到三个原始创新项目,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增长15%以上,新培育国家高新企业不低于五家,总量达7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十家,总量达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十家,总量不低于130家。
高质量发展,还要高在科技赋能上,以科技创新力推产业创新是未来的方向,也是我们要落地具体落地实施的点,我们围绕做实开封智慧岛,提升开封智慧岛、加快开封科技生态岛和河南大学的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在国家高新企业培育上,在研发投入上,我们要力争有更大的突破。
高质量发展,还要高在项目的建设上,2025年我们将计划实施201个项目,年投资384亿元。要加快运粮河调蓄工程的建设,加速开封市科技传媒学院的建设,用一批项目的投入来拉动投资促进消费。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要高在工业企业的发力上;高在科技赋能上;高在推进项目的建设上。
主持人:郑主任,我们都知道示范区套合国家级经开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在高水平开放方面,示范区有哪些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郑红英:好的,主持人。这个问题是我非常想回答的,因为示范区和其他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开放,这也是我们的主要鲜明特色,稳外资、稳外贸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开放已经融入到了示范区的基因里。
2024年示范区的外贸进出口值,占到全市的近八成,实际利用外资,占到全市的七成以上。2025年,我们将助力开放型经济的建设,加快开封国际陆港的建设,加快国际艺术品保税交易中心的建设,加快国际商品展示交易大厦的建设,使2025年示范区开放平台的功能更全,力争开封综保区在封关运营的第2年,进出口额力争达到100亿元。
主持人:“四高四争先”也提出“创造高品质生活”“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勇争先”,城乡融合发展是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示范区有哪些具体的规划?
郑红英:好的主持人。高品质生活,首先要给辖区居民打造最美的环境。2025年,示范区将加快集英花园的改造提升,加快学校医院项目周边路网的贯通,建好55个、370亩绿化提升,要打造十三大街最美“梧桐大道”,做好森林公园的规划以及提升建设,实现“城市即景区、景区即城市”。
高品质生活,就要做好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四治”专项行动,统筹推进“空心院”整治和“一宅变四园”改造提升,将乡村的污水治理率提升到50%以上,为全区7.4万农村居民绘就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
高品质生活,就要增强民生的福祉。2025年将新增就业岗位9000个,义务教育学位3000个,新建养老助餐场所22个,全力保障一五五医院的搬迁接诊。培育万宝智家、三毛欢乐广场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推动鲜风生活更多新店开业,打造开封人自己的“胖东来”。力争实现“东坡行旅”文物主题游径、第八艺术街区的开街,北宋顺天门遗址博物馆开门迎客,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休闲好去处,加快打造城市休闲旅游“新名片”。
主持人:最后,请您再谈一谈在高效能治理方面,示范区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郑红英:好的主持人,各位网友。我觉得大家比较关注高效能治理方面,对我们示范区也是个考验。考验在于,今年雨季到来之前我们如何做好雨污水管线的疏通呢?企业家朋友关注示范区高效能智能治理,如何营造最优的营商环境?还有在示范区如何保持安全生产?就这几个方面,我给主持人、也给各位网友探讨一下。
首先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围绕打造最优的营商环境,我认为首先是四个字,“说到做到”,兑现已有的承诺。第二个,严格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第三个,要把DeepSeek这种最新的技术嫁接到政务服务里面,实现极速的审批,把速度再次的提升上去。然后,我们和河南大学开展“百名教授博士进百企”活动,推动企业创新赋能。
围绕安全生产,这两年我们示范区推动的就是“行业部门+消防+公安+属地+督查”的五位一体隐患排查及“行业+属地”条块结合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为应急抢险队伍引入无人机科技,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为保障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围绕内涝治理,持续推进城市地下雨污水管网改造和易积水点修复。2025年,要在汛情前建成9号雨水泵站,完成西环路等易涝路段积水点改造,全域化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增强城市抵御内涝能力。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的详细解答。相信通过这些举措,示范区一定能够在2025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开封篇章贡献力量。如果广大市民和网友还有更多问题,敬请关注《县区长声音》系列政务访谈栏目。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